两会访谈|全国人大代表班忠柏:发扬民族团结传统 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八桂典范”

来源:中国民族

发布时间:2021-03-12

  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围绕学习领会、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国民族》融媒体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委主任班忠柏。

  中国民族:您好!感谢您接受《中国民族》融媒体的专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这个特殊重大历史节点,结合履职工作和广西区情,请您谈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班忠柏: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的首日,习近平总书记下团组时就专门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学习,我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两个大局,创造性提出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十四五”规划建议明确将“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并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作了新部署。

  在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光荣的传统和深厚的根基。瓦氏夫人千里抗倭、冯子材抗击殖民者入侵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龙州起义、百色起义的红色革命传统,深深根植于广西各族人民心中。边境地区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哨所,一个边民就是一个哨兵,各族人民主动肩负起为国戍边守南疆的崇高责任和历史使命。上世纪,沿海工业城市和老工业基地支援广西工业建设,为广西发展现代工业奠定坚实基础。迈入新世纪,广东等省区不断深化对口扶贫协作机制,助力广西与全国其他省区市一道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效显著。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新发展,确保祖国南疆巩固安宁,既是广西责无旁贷的政治责任,也是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为此,广西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出全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枢纽,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等务实举措。

  在建党百年、“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个特殊重大历史节点,广西不但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更要不折不扣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坚定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决心和信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使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代代相传。引导各族人民深刻认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八桂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各族人民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激励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开拓进取,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新业绩。

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的可爱新村 李增英/摄

  中国民族: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创新推进,始终保持“我国民族团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典范”这一崇高荣誉,请您与我们分享一些广西民族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

  班忠柏: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始终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围绕主线加强领导,不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领导力度前所未有。我们毫不动摇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全面领导,民族工作部门归口统战部领导,充分发挥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和自治区民族工作委员会的优势和作用,形成了全区共同做民族工作的体制机制,彰显了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自治区出台《关于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决定》等规范性文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专项工作绩效考评,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巡视巡察和民主生活会检查剖析重要方面。

  二是围绕主线深化创建,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程度前所未有。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脱贫攻坚,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在脱贫攻坚、边境建设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党的十八大以来,有58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个人受到国务院表彰。

  三是围绕主线巩固团结,不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联系密切程度前所未有。我们大力弘扬广西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基础深厚、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广泛普遍的优良传统,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壮族三月三”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节日、成为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平台,“刘三姐”成为广西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全面推广普及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2020年广西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5.6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个百分点。多民族家庭在全区十分普遍,“十口之家,情融五族”的家庭结构随处可见。这些都是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的生动体现。

2020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 来源:广西日报

  中国民族:启航新时代,迈步新征程。下一步,广西将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

  班忠柏: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抓教育、抓交融、抓发展、抓法治、抓稳定,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抓细抓实,全力提速争先,努力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成为典范,推动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达到新水平。

  一是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评价标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建设,打造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百千”工程,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升华打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二是大力助推少数民族聚居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族群众共同期盼的重大工程、政策、项目更多纳入自治区“十四五”规划和各地规划“总盘子”,编制好广西贯彻落实两个专项规划实施意见。重点聚焦自治县、民族乡高质量发展,一方面推进巩固拓展少数民族聚居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帮扶工作,防止规模性返贫;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民族乡村振兴试点打造工作。

  三是不断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做好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深化广西、广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跨区域协调合作机制。围绕庆祝建党百年举办“壮族三月三·和谐在八桂”“颂党百年恩”系列活动,继续深化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四是积极稳妥完善民族政策法规。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系统梳理评估民族工作相关政策法规,并逐步调整完善。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的政策法规制定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法治建设。

  五是切实抓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不折不扣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发挥红色资源丰富优势和民族团结进步典范引领作用,组织干部群众重点学习党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大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推动“同心广场(长廊)或同心文化艺术体育团体”建设,不断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平台载体。

  特约通讯员:余飞 黄伟勇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