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广西频道
发布时间:2025-07-16
近日,广西大新县那岭乡好胜村桂花梨正式上市。一棵棵桂花梨树上圆润饱满的果子挂满枝头,果农穿梭其中忙着采摘桂花梨,果园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春有梨花胜雪、夏有硕果盈枝”的致富画卷徐徐展开。
圆润饱满的桂花梨挂满枝头。
村域底色:喀斯特上的绿色答卷
2019年好胜村脱贫摘帽后,该村党总支部主动发挥组织作用,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组织村“两委”成员奔赴田间地头,积极动员本土人才参与到发展村集体经济产业、特色产业发展中,
引导群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增收之路。
“好胜村党总支部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党组织带头人、农村致富带头人等‘关键少数’积极牵头组建果农合作社,推行统一农资采购、标准化管理和技术培训,全程遵循绿色种植规范,如今已发展成本村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好胜村党总支部书记赵勇军说。
如今,这片喀斯特地貌的贫瘠坡地梨园里,正以350亩桂花梨林织就新景——71户脱贫农户荷锄躬身,建成桂花梨种植示范基地,梨株抗病力和适应性强成就好胜村桂花梨成为“带不走的致富树”,绿了村里山头,鼓了群众腰包。
采摘桂花梨。
产业脉络:科技赋能的时间蝶变
好胜村桂花梨皮薄如纸、汁水充盈、肉质细腻,含多种维生素,口感兼具清甜与绵密,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悉,依托喀斯特山区昼夜温差优势,2015年那岭乡人民政府联合自治区农科院专家测土化验,提出发展桂花梨种植产业思路,对好胜村土质进行测土化验,得到群众大力响应,首推桂花梨试种150亩于龙令屯。2017年龙令、普礼两屯依托“专家驻点+农户联营”模式扩种至350亩,71户脱贫户以土地入股或劳务参与形成产业集群。
如今,好胜村桂花梨品质不断提升,每到梨子成熟上市季节,客商和个体消费者都会提前向当地果农订购,完全不愁销路。当地高质量果品产业逐步壮大发展,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实现增绿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采摘桂花梨。
助农实效:产销闭环的振兴动能
那岭乡人民政府聚焦为民办实事,以“提级服务”谋村级产业、“压级管理”促农民增收,推动强村富农具体化、干部队伍优良化,实现群众增收和产业协同发展。好胜村探索推进用“小实事”带动“大幸福”的“以小见大”做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和村里发展实际,推动桂花梨产业以“党支部+经济合作联社+农户”为核心架构,构建技术端、流通端、收益端全衔接链条,实现种植有指导、销售有渠道、增收有保障良性循环全方位服务。
“好胜村党总支部主动发挥组织作用,多渠道整合资源,以经济合作联社代销、青年创业协会直播、后盾单位助力、粤桂协作工作组牵线搭桥等‘消费帮扶’模式,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开展为桂花梨‘带货’行动,村集体通过统一分拣、包装、销售,溢价部分反哺农户助力村级集体经济及特色产业发展。”崇左市第二人民医院派驻那岭乡好胜村驻村第一书记黎志萍。
据悉,2024年村集体累计销售桂花梨2.3万多斤,销售额已超过7万多元,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带动农户户均增收1000—6000元。
梁小神、赵小妹 摄影报道
编辑:韦亦玮 复审:黄慧华 终审:蒙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