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行动结硕果 八项举措保入学

——环江以“强教育”推动乡村“长振兴”

来源:广西民族报网

作者:韦树重

发布时间:2023-12-21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2021年,环江启动了“三个强县”计划,将“产业强县、交通强县、教育强县”作为“十四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紧抓“改革创新、内涵发展、争创特色、提升质量”主线,紧扣“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方针,大力实施振兴教育重大举措,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社会认可、让人民满意。

  顶层谋划统筹,教育强县保入学

  2021年10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印发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强县三年攻坚行动方案 (2021-2023年) 》,吹响了打造教育强县攻坚行动的冲锋号。为确保教育强县工作顺利实施,环江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把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强县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抓紧抓好,及时研究解决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求县教育局、各学校进一步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和管理,严格政策标准,完善工作联动机制,及时协调解决矛盾问题。机构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着力破除机制体制障碍。建立健全县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定期听取教育强县攻坚工作汇报制度。县四家班子领导联系学校和乡镇部门包学校目标责任制,选派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相关部门主要领导担任学校党组织第一书记,统筹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人人重视教育、关心教育、多方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

  划分服务区域,规范招生保入学

  建立动态调整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规划机制,自治县人民政府印发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0年)的通知》,实行划片招生,保障生源就近入学。全县所有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推行“阳光招生、随机分班”机制,加强招生信息公开,做到招生范围、入学资格、报名时间、报名材料、录取结果“六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实施“教育强县”几年来,环江义教招生工作平稳有序。今年,义教学校招生工作采取线上报名方式,实现网上“一键式”报名,解决招生报名排队难的问题。2023年,县城区中小学设有12个招生服务区,共安排小学一年级新生2249个学位,七年级2505个学位,所有的进城随迁子女全部安排在城区学校就读。几年来,义教招生工作平稳顺利,达到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皆大欢喜的效果。

  抓好教师队伍,优化师源保入学

  一是及时补充教师。2021至2022年,环江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25人,安排五年制小学地方免费师范毕业生50名,为全县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解决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不足问题。二是做好学校领导班子优化工作。根据工作需要调整部分中小学学校领导及中层领导,选优配强学校领导班子,确保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开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三是加强提升教师技能素质。通过选送骨干教师参加“国培”“区培”“市培”项目,组织新入职教师培训,组织实施98个县级专题培训项目,举办两期全县中小学校中青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等方式,提高全县教师技能和教学水平。

  加大学校建设,增加学位保入学

  实施教育强县三年攻坚,是环江教育投入最大、新建校舍最多、成效最明显的三年。全县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殷殷嘱托,乘着打造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强县三年攻坚行动春风,通过推动基础教育现代化,实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目标,用“强教育”推动乡村“长振兴”,助力毛南山乡群众过上红火好日子。2021年、2022年分别统筹各级财政资金6.9亿元、7.6亿元投入教育,新建移民安置点幼儿园3所、中小学校5所,解决学位近9000个,服务群众近5万人,全县70%左右的初中生能在县城区就读初中。通过教育强县三年攻坚行动,“学前普惠、小学集中、初中进城、高中提升”办学目标初步实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落实“双减”政策,惠民服务保入学

  全力加强“双减”政策的宣传,利用学校广播、学生集会、召开家长会、宣传栏以及电视台、新闻媒体等各种宣传途径和手段,大力宣传这项民生工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县义务教育学校积极探索推进校内作业减负的新方法、新举措,以“五项管理”为抓手,全面建立健全学校作业管理机制。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环江有17篇校园“双减”新闻在县级以上媒体报道,社会反响非同一般。

  树典型立榜样,社会支持保入学

  通过开展“最美教师”推选活动,在环江电视台、“环江融媒”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大力宣传“最美教师”先进事迹,每年对推选出的30名“最美教师”进行表扬,营造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全县第一、二、三期的“最美教师”宣传报道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同时,成立了环江向未来教育促进会,广泛筹集教育发展爱心基金。目前,收到60家企业及个人的爱心捐资捐物超过406万元,其中,对2022年高考成绩优秀的考生,已发放“奖教奖学助学”款65万元。

  狠抓教育质量,提升水平保入学

  2021年以来,环江共有7人考上清华北大,本科上线3500多人,一本重点线786人,305名学生考上985、211高校,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学生62名;各项高考指标连年名列全市前茅。环江高中连续三年被清华大学授予“清华大学生源学校”;此外,中考成绩也实现逐年稳步提升,2022年全县参加中考总分A+等级的学生189人,比上年多42人,教育工作已成为全县的一大亮点工作。三年来一本上线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2021年一本上线381人,2022年403人,2023年453人,三年共1237名学生考上一本院校,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第十七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20年,环江二高录取B+等级学生171人,2023年高考上本科线181人。环江县城学校已呈现并驾齐驱,齐头并进的良性竞争局面。

  加强教学研训,良性循环保入学

  一是教学模式切合本地实际。依据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理念和“信息技术应用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课堂教学要求,结合环江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实际,全县推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信息技术应用”(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2021年3月9日,环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信息技术应用”(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纪实在广西教育厅网站教育新闻栏目刊出。2021年3月19日,环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信息技术应用”(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在河池市教研员能力提升研讨活动中获得典型经验推广交流发言。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有了稳步发展。两年来,每年安排260万元(其中100万元为“粤桂教育协作项目”经费)经费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分别组织两批中小学骨干教师、校长共38人赴深圳跟岗学习培训。举办了2期全县教育系统中青年干部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135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参加了封闭式集中培训,打造了一支能够担当重任的校级后备干部队伍,为建设环江教育强县提供强劲力量。三是全县教师整体能力明显提升。2022年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微能力点测评作品评选活动中,广西共评出40个优秀作品,环江有5位老师的作品获得优秀等次,占全区优秀作品总数的八分之一。

  近日在2023年河池市“河教杯”小学优质课现场展评暨数字资源应用观摩活动中,环江取得了语文、数字科一等奖、英语科二等奖的佳绩。

  环江推进教育强县工作三年攻坚行动,凝心聚力、多方举措保入学,通过推动基础教育现代化,实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目标,用“强教育”推动乡村“长振兴”,助力毛南山乡群众过上红火好日子。

编辑:韦亦玮  复审:黄慧华 终审:蒙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