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召开2021年广西民族语文学术研讨会

来源: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

作者:欧彩芳 马康铬/文 贺明辉/图

发布时间:2021-11-29

会议现场。

  11月27日,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在南宁召开2021年广西民族语文学术研讨会。来自自治区民宗委(民语委)、古籍办、广西民族报社、三月三杂志社、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玉林师范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有关市县民语工作部门的同志共7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主任黄如猛主持,自治区民宗委(民语委)二级巡视员覃汉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覃汉华指出,这次会议在全区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热潮,中央和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召开不久之际召开,很及时很必要。对我区民族语文科研人员和民族语文工作者准确把握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语文工作的最新指示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民族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和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覃汉华肯定了近年民族语文科学保护和研究工作取得的成绩。一是民族语言资源保护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广西从2017年启动少数民族语言资源保护项目,已投入项目资金1100多万元,调查采集了我区67个少数民族语言点,共计600多万字,42万多个音视频的语言实态语料,基本实现我区少数民族语言全覆盖,初步建成了广西少数民族语言资源数据库。二是民族语文学术研究蓬勃发展、成果丰硕。我区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学术团队承担了大批国家级、自治区级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课题,为党和政府施政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也锻炼培养了一大批年轻学者,使我区民族语文科研事业后继有人。三是民族语言文化典藏正式启动、开局良好。以武鸣壮语、金秀瑶族勉语和环江毛南语为试点启动我区民族语言文化典藏项目,采取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更深入、更全面的抢救性调查和保护,涵盖每个少数民族语言点生产生活9大类30多项民族文化形态。四是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得到提升、服务应用。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壮语文基础规范标准,并定期审定、发布壮文规范词语。我区壮语文“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为壮文规范学习使用和翻译提供了工作规范和标准。

  覃汉华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指出的“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要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学习和使用”的指示精神为做好新时代民族语文科研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后我区民族语文工作一定要准确把握这个最新指示精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创新工作思路,有针对性地调整民族语文科研工作方向,改进工作手段、工作方法,认真按照国家语言资源保护规划,进一步完工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做好我区西少数民族语言科学保护和科研工作,不断推动新时代我区民族语文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

  与会人员围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科学保护我区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和优秀传统文化”会议主题,发表主旨发言和进行讨论,为充分发挥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建言献策。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