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民族报网
发布时间:2021-09-04
韦如柱(左二)与调研组一行翻阅侗族古籍
民间文化传承人杨会光(右二)介绍搜集侗族古籍的情况
本报讯(记者 杨兰桂 通讯员 卢子斌) 8月31日至9月3日,自治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主任韦如柱率古籍整理研究专家、有关单位古籍搜集整理项目负责人到三江侗族自治县、忻城县开展古籍抢救搜集整理调研工作。
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整理侗族古籍
9月1日上午,在民间文化传承人、三江良口乡和里村原党总支部书记杨会光家里,杨会光向调研组一行介绍了搜集侗族古籍的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杨会光搜集的侗族古籍部分虫蛀、脆化严重,调研组一行小心翼翼地翻看古籍,连呼“太珍贵”。调研组与杨会光就侗族古籍收藏、整理研究、出版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并鼓励杨会光继续抢救搜集侗族地区古籍。三江之行,调研组搜集到一批珍贵的侗族古籍。
调研组在忻城县委统战部召开忻城县欢闷(喜乐歌)编辑工作调研座谈会
9月2日上午,调研组一行来到忻城县山歌文化传承人、忻城县文化馆原馆长樊圣林家里,查看樊圣林搜集的近100本忻城民歌古籍抄本,听取樊圣林关于壮族民歌抢救搜集和传承的情况介绍。调研组对樊圣林为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赞赏,并就壮族民歌古籍搜集整理、研究利用、出版等问题进行沟通交流。
9月2日下午,调研组在忻城县委统战部召开了忻城县欢闷(喜乐歌)编辑工作调研座谈会,听取忻城壮族民歌有关情况介绍,就欢闷(喜乐歌)编辑出版事宜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调研组表示,忻城民歌种类繁多,歌谣文化底蕴丰厚,是忻城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搜集整理出版壮族民歌古籍意义重大,希望大家要深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要以抢救性的心态去开展搜集整理工作;要立足于精品战略,将欢闷(喜乐歌)打造成壮族民歌经典成果;要科学整理,立体化展现,坚持全面性、系统性、代表性相结合,提升翻译整理成果的学术水平;要多方合力推动欢闷(喜乐歌)编纂工作开展。广西民族语文研究中心、广西教育出版社、忻城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编辑:杨兰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