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让她看见光

——访盲人女作家蓝野针

来源:广西民族报

作者:李道芝

发布时间:2024-11-08

▲蓝野针的大儿子用电脑帮妈妈配图片。(受访者要求虚化处理图片)罗 添 摄

  按照惯例,报社每周出版的报纸,都要张贴一份在单位楼下的玻璃橱窗里,以便读者浏览。11月1日中午,我去邮局寄完样报回到报社,快进门口时,看见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站在玻璃橱窗前打量,我悄悄上前,才发现他们关注的是当日副刊头条刊发的蓝野针的文章——《关闭生活的“倍速键”(外一篇)》。他们好奇地问:“眼睛看不到,怎么写作呢?”也有人说:“读了她的文章,被她的勇气和毅力深深折服。”

  也许很多人对蓝野针还是觉得很陌生,对她的故事知道得不多,其实在2023年12月,一篇名为《一个人的盲人英雄》的文章在微信上迅速传播后,她的名字才走进大众的视野,而我第一次面对面地接触她,也只是上个月的事情。

  盲人女作家蓝野针,壮族,河池市凤山县乔音乡人,原名蓝敏妮,蓝野针是她的笔名。31岁时,因眼底病变而导致双目失明,已经在黑暗中走过了六个年头。通过写作,她慢慢看见了世界的光,如今她自称是“一个在黑暗中靠写作发现自己光芒的写作者”。

  那天,我们去采访她时,在一栋廉租房里,她熟练地打开门,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到房间里,她心情不错,脸上浮着笑意,远比我想象的要乐观、自信和坚强得多。她跟我们讲了很多,讲了失明的情况下去选择写作,讲了温暖她的人,甚至今后的创作计划……

  下面,就让我们来听听她讲述自己的故事吧。

  “想闯出一条路来”

  我当时其实就是乱闯的,就是想闯出一条路来,因为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那时候想了很多,想学盲人按摩吧,带着两个小孩又出不去,学其他的吧,又不知道怎么学,也没有钱去学习专门的技能。

  后来我就想到了写作,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是没想到能够写成一整篇文章的,只想能写成像微头条里的那些百来字小短篇,能赚点水果钱就好了。

  我最开始仿写人物稿的时候,不会提炼主题,只能把别人写的主题套用到另一个人物身上。当时凤山文学微信公众号向我约稿,约一篇写我个人的文章。可那时候我不知道散文该怎么写,散文的定义我也不是很清楚。这个时候,我的帮扶干部韦雪萍为了更好地帮助我,带了一个本地作家过来,这个作家知道我的写作情况,他鼓励我,叫我随便发挥,这句“随便发挥”反倒给了我力量。

  他说,你不用想了,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然后我就写了我自己,包括我当初遇到的一些变故,以及走上写作之路的机缘和心路历程,两三天就写出来了。

  这篇文章第一遍审核就通过了,也没有什么大的改动,文章发表后,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原来我可以用我的文字和故事去打动别人,文字也反过来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

  “我要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

  写作是需要眼睛去看的,很多事情一开始我做不了。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十岁的大儿子给了我很多帮助。那时候我才学用手机,很多功能不会使用,比如用手机听书,我进入页面后经常点不开,然后我大儿子就手把手教我,他说,妈妈,你要按这里,然后进去听。

  后来我做微信公众号也是跟他商量的,我问儿子,妈妈没有钱去请人帮忙,认识的人也都不会做公众号,你能帮我吗?他说可以呀!然后我俩就一起在浏览器、抖音搜索学习怎么开通公众号,怎么运营,到现在,对于公众号他比我还熟悉。

  平时的排版、配图,都是大儿子帮我做的。看到一个十岁的小孩子都能那么认真,那么努力,我心里非常欣慰和感动。

  “平常我的妈妈写文章,都是我帮她排版、找错别字、插入图片,我和弟弟会一直陪着妈妈走下去,会当她的眼睛。”蓝野针在县城读六年级的大儿子说。

  那时候我小儿子也在一旁鼓励我,他说妈妈,你要努力学,相信自己。在两个儿子的鼓励下,我就暗自决定,只要勇敢去挑战,很多事情我也是可以做的。

  我要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告诉他们,即使眼睛看不见,我也可以做到,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从而给他们树立信心和信念。说真的,如果不是他们一直帮我支持我,我没法走上写作这条路,因为根本走不通。

  “遇到很多贵人”

  那时候我也很幸运,遇到很多贵人,他们都在鼓励帮助我,这种支持也是让我坚定地走到现在的一种力量。

  我投的第一篇稿是投到了一个姐姐的私人公众号,采用后她给了我60块钱稿费,那一刻我真的很开心啊,我知道自己也可以通过写稿挣钱了。那种心情,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以后,眼前出现了一道微弱却充满希望的光。

  还有一个老师,没有见过面,他在我的那个微头条加我,因为那时候我刚开始做公众号,才刚开始写。他跟我说,你要不要来帮我写,每篇几百字一千字这样子,我给你一篇十块钱到三十块钱,这样每天写,我都给你稿酬。但他要求我自己去配图,我说我没法做,他说没关系,你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找我。只要我写的,他就会帮我去配图,直到现在为止他也是一直在帮,遇到任何困难只要找他就会帮。

  在我的写作过程中,有人一直推着我向前行。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也传递一种温暖。

  很多人对我的笔名蓝野针感到不太理解,但细心的读者会从一直关心、帮助我的翔虹老师写给我的文章《你的名字叫针——致一位叫蓝野针的盲人女士》,以及我给他的回信中找到答案。

  我曾在黑暗中迷失,我的视界被夜色遮蔽,手中的光被挥洒得几近耗尽。然而,我并未选择成为容易被风雨凌辱的蘑菇,也不甘心只作一朵缺憾的花,我选择成为针,源于内心对光明的渴望,对微小存在的坚持。我的名字是针,这个名字背后蕴含了太多,它象征着尖锐、冲突甚至痛苦,但同时它又代表了连接、治愈与希望。

  “我挺喜欢写身边的人物故事”

  因为眼睛看不见嘛,就想到用电脑和手机写作,但首先要装读屏软件。

  安装读屏软件后,就学着使用电脑,如何用键盘操控电脑(鼠标对我来说基本没用),学习打字,学习如何运用文档。起初我学的时候都是自学的,那时候感觉挺困难。因为我是去年才开始学习写作的,所以我打字很慢。有时候我也会用手机语音直接写,这样会快一点。我的写作跟你们应该也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我用耳朵听,你们用眼睛看。

  手机、电脑跟写作我都是同时进行的,到哪一步不会了,自己就去学。

  我的写作计划还没有想好,计划离我太远了,我还不敢想那么多,因为考虑太多会给自己很大压力。我目前还是在做公众号,但很久没有更新了,因为现在还是得依靠孩子,但我打算继续学习,希望以后可以不依赖他人,自己独立做公众号。

  我挺喜欢写身边的人物故事,但是我走出去比较困难,接触的人也比较少,所以写作题材就被限制了。如果有人愿意让我写或者有故事适合写,我是很乐意写下身边故事的,把身边人物的生活经验分享出来。

  现在我已经从写作中慢慢地站起来了,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感觉到文字和未来的光在一点点地在向我靠近,带着我继续向前走。

编辑:韦亦玮  复审:黄慧华 终审:蒙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