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桂长寿资讯 网易号
发布时间:2022-08-08
广西人民出版社是我最敬重心仪的一家出版社。该社成立于1952 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建立的最早的出版社,也是广西诸多出版社的兄长性和母体性的出版机构。七十年来,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该社始终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宣传党的科学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传播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打造精品,塑造品牌,硕果累累,出版图书近2万种,总印数达3 亿多册,上百种图书获中国出版政府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大奖,多种图书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为革命建设改革,特别是广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0年10月31日,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黄文秀报告文学出版座谈会专家合影。
对于我们这些码文字的人来说,出版社是我们展示劳动果实的平台,成长的温床,由此岸到彼岸的舟楫。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则是我们的慧眼伯乐和良师益友。我在人民社有幸认识了吕梁、区向明、温六零、曹光哲、张武、韦鸿学、罗敏超、董苏煌、周莉、赵辛予、金虹、钟莉、彭青梅、姚龙生、梁凤华、周月华等领导和编辑朋友。在编辑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在人民社出版了《干部写作基础》《应用写作新论》《公务文书写作》《经济应用写作》《广西当代文艺评论家丛书(第一辑)陈学璞卷》《党校人足迹》等著作,因而一直对人民社怀着感激之情。
2018年1月6日作者何培嵩《哭了 笑了》书稿送达广西人民出版社仪式。前排(左起):彭匈、潘荣才、陈学璞、何培嵩;后排(左起):董苏煌、罗敏超、温六零、韦鸿学。
我为出版社做的一件事,是审读书稿。意在为出版社把把关,指出瑕疵,提出修改意见,提高图书质量。一天,人民社小梁拿来一摞厚厚的书稿,书名《哭了 笑了》。作者何培嵩是我大学中文系的老同学,他已出版15部报告文学集或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屡次获得广西和全国文学大奖,用时尚的话来说就是“拿奖拿到手软”。我与他有多年的写作交集,上个世纪70年代末,在南宁桃园饭店的一次交谈中,曾建议他主攻报告文学创作。没想到,他年逾七旬,拖着病体,竟然壮心不已,宝刀不老,创作出一部如此宏大的作品。我在书稿中看到,在美丽的南方,有一所特殊的学校——南宁市明天学校,它是广西第一所以孤儿为主体的学校。
作者何培嵩深入这所学校体验生活,6个多月与孤儿学生同吃同住,精心创作出这部反映孤儿学生成长、成才真实故事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明德引领风尚”的创作方向,着眼于扶贫攻坚、改善民生、扶孤助学,故事生动,事迹感人,情节细节真实,人物栩栩如生。我对作者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为了让这部列入主题出版规划的重点作品精益求精,打磨成高质量的精品力作,我反复研读,刻意“挑刺”,不放过每个字词句,提出了30多条意见,包括“硬伤”、商榷、建议三个方面。出版社出于对这本书高度重视,温社长主持专题讨论修改意见,由董苏煌主任与责任编辑综合,与作者商谈。在编辑人员多方努力下,经过作者精心修改,书稿质量大为提高。
陈学璞教授部分教材和学术著作。
《哭了 笑了》这部51万字的报告文学,韦鸿学、罗敏超、董苏煌策划,梁凤华、周月华责任编辑,潘荣才、彭匈作序,在2019年2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作为重头戏推出。该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当年4月23日在第二十四个世界读书日,广西人民出版社携手南宁市明天学校共同举行了《哭了笑了》新书发布会。发布会气氛热烈,场面盛大,几百名孤儿学生、少先队员和教师代表,西乡塘区宣传部、教育局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作家、知名媒体人、企业家爱心人士,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广西人民出版社的领导、编辑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领导同志热情讲话,代表们深情发言,艺术家引吭高歌赞颂,学生们感恩激情表演,令人为之动容、心潮澎湃。说心里话,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别开生面、气势磅礴的图书发布会。
5月9日上午,由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广西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哭了 笑了》出版座谈会在南宁举行。座谈会由广西人民出版社总编辑韦鸿学主持,社长温六零介绍出版这本书的意义和经过。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曹光哲,以及容本镇、牙韩彰、陈学璞、唐春烨、王建平、黄祖松、潘荣才等专家学者和明天学校副校长黄淑娴发言,对《哭了 笑了》的创作和出版给以高度评价。我较早接触书稿,对作者的创作初心使命较为了解,对文本很是熟悉,于是一连写了《因为人间有大爱》《大爱交响曲》《下气力打造文学精品》等文艺评论,在《当代广西》《广西日报》《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发表,尽力推介这本有温度的图书。这部作品由于感人至深,文字可读性强,对于带动全社会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得到大众读者和专家的好评,因而获得多项奖掖。《哭了 笑了》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7年少数民族重点作品扶持篇目,荣获广西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第九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振兴与扶贫扶智”主题出版物书目、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重点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2018年广西精品出版扶持项目、“广西好书”扶贫和乡村振兴题材好书推荐榜等。
2022年5月15日,陈学璞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夕照苍茫》图书分享会发言。
写书评是我常做的一件事,源于对党的宣传工作和国家的出版事业应尽的义务,也是对人民社等出版社的感恩之举。虽然写书评是一件辛苦事,花不少时间阅读原著和有关资料,冥思苦想提炼观点,睁大眼睛寻找材料,成果却微不足道,不被学术界重视,但我一想到这是在为作者和读者之间搭起桥梁,为出版社和好书摇旗呐喊,就乐此不疲,心里撒下了阳光。
2020年5月初的一天早晨,阳光明媚,我正在区党校东葛路生活区小花园散步,手机铃声骤然响起。原来是老朋友温六零约稿,说新书即刻送到。这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书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作者林超俊是我多年交往的朋友。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和所属广西人民出版社领导对这一题材十分重视,将其列入主题出版的重中之重。温六零了解到自治区文联秘书长林超俊正在创作关于黄文秀的长篇报告文学,立即跟进。由韦鸿学、周莉策划,姚龙生、粱凤华担任责任编辑。他们加强与作者联系沟通,通过通讯与面谈,反复磋商,包括作品的主题、选材、结构、语言等,多次修改书稿。经过讨论研究,层层把关,林超俊著的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终于在2020年5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2019年5月9日,陈学璞阅读何培嵩著长篇报告文学《哭了 笑了》。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习黄文秀的重要指示和黄文秀为脱贫攻坚牺牲的事迹,已经引起我的强烈关注。我第一时间拿到这本书,怀着崇高和敬畏之心,反复阅读,深深为黄文秀的事迹所打动。我看到全书十四章加尾声,动情地写了壮族姑娘黄文秀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求学生涯,她好学习、爱唱歌、乐助人、敬父母的性格特征,尤其是真实地讲叙了她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为改变百坭村的落后面貌带领群众苦干实干艰苦奋斗的故事。时代造英雄,平凡出伟大。在构思评论稿时,我深度思考,全国300多万干部下乡扶贫,在工作中牺牲的人数达1800多人,许多人在扶贫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为什么黄文秀独树一帜,成为总书记指示的学习榜样?我发现报告文学用大量的篇幅,描绘了黄文秀明白扶贫先扶志和扶智的道理,她在村里开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习所,讲授百色起义、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创建的艰难困苦、流血牺牲,韦拔群、陈洪涛等革命先烈追求理想信仰英勇斗争的故事;黄文秀在山西长治学院读本科时,专门跑到上党战役指挥部的一个旧址实地考察,并参观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她将长治的“上党盆地”和老家百色的“右江盆地”联系起来,认为“更重要的我们百色是革命老区,长治也是革命老区,我希望能来到这个地方学习,时刻受到革命先烈精神的洗礼、浸润”。我们在书中不仅看到了一个名牌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青年扶贫干部、战斗在最基层的第一书记,勤奋工作、为民服务、帮民脱贫的靓丽青春,更重要的是发掘了她这样做的原动力,这就是百色老区红土地滋养的信仰的力量。黄文秀生在老区、长在老区,从小受到老区革命精神的熏陶,红军英雄是她学习的楷模。当年拔哥(群众对韦拔群的亲切称呼)为了家乡贫苦农民翻身解放过上当家作主的幸福生活,不留恋大城市的繁华享乐,在广州市学习后决然返回壮乡大山区,领导农民闹革命;当代文秀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家乡,放弃了可能在大都市工作的优越条件,毅然从北京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到最穷困的村屯,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正如黄文秀自己所说的:“扶贫之路就像一条长征路,无论多么艰难,我都会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拔哥和文秀是不同时代壮族人民的好儿女,红色基因代代传,民族复兴有新人。这正是黄文秀成为时代楷模的精神内核,是报告文学闪光的灵魂,也是这本书最大价值之所在。于是,在2020年 6月初,我写成近6000字的评论《从拔哥到文秀——读林超俊的<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广西日报》以《红色基因代代传》为题,摘发了部分内容。之后我给上级有关部门和出版社领导写了咨政报告,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在北京举办这部作品的研讨会或座谈会。
2020年 10月31日上午,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旗下广西人民出版社主办的《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出版座谈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张艺兵首先发言,接着北京出版界、文艺理论界知名人士和作者林超俊发言。我所作的《红色基因孕育的时代楷模》的发言,得到中国出版集团前总裁、中国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的肯定。会后,在《中国妇女报》前社长黄理彪的推荐下,12月8日《中国妇女报》作为重磅以半个版刊登了《从拔哥到文秀:红土地上的最美青春——读<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由于这篇评论深刻地揭示了黄文秀精神的实质,诠释了黄文秀式的共产党人当代青年的初心使命,获得该报社的奖励。
谈到书籍,工人阶级大文豪高尔基有一句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上海人民出版社《名人名言录》1988年1月版第192页)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每爬一级就提高一步。而广大出版人和作者,正是制作图书的主要劳动者、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者。在庆祝广西人民出版社建社70周年之际,我诚恳地表示,十分愿意与该社的出版人一道,为打造人类进步的阶梯用心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出版力量。(作者系中共广西区委党校二级教授、中国写作学会名誉副会长)
编辑:黄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