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民族报
发布时间:2019-11-29
【作家简介】
牙韩彰,壮族,广西凤山县人。现为当代广西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编审,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首批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出版新闻作品集《纪实与思考》、散文集《屈指家山》,主编出版《今朝望乡处——壮族作家汉壮双语散文选》,有散文、诗歌作品刊发在《人民日报》《新华文摘》《民族文学》《散文选刊》《广西文学》《西部散文选刊》《红豆》《南方文学》等。《屈指家山》入选壮族文学史上第一套壮族作家作品丛书“我们丛书·壮族作家作品系列”。
·1·
蒙韩彰兄不弃,赠我一部《屈指家山》,并嘱我“看几篇即可”。翻开便手不释卷,一气读来,夜不能寐,颇有感慨。
办党刊是个辛苦、不易的差事,可性格“柔中有刚”的韩彰,带领一班人马,苦中求乐,乐里求进,硬是在将《当代广西》全媒体办得风风火火的同时,孤灯夜下常怀悯民之爱,静读绵思壮怀山水之情,笔耕不辍徐展信仰之志……委实令人赞佩。
韩彰的散文肆意张扬,思绪徜徉八桂文化名山之间,整卷取材广泛,篇篇摇曳多姿,写实写景写意,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如同走进祖国南方,聆听广西灵动,畅然八桂心性,洞悉民间甘苦……晕染斑斓,让人陶醉其间。
这,恐怕不仅仅在于我熟悉韩彰。
韩彰的散文,或叙文化名山名人,或写家乡发展变迁和人物故事,或忆少年求学经历、怀念师友,或抒写英雄人物、社会推动者的感人故事,寓久情于现景之中、寓人理于故事之翅、寓现实于历史之思……
·2·
夜读韩彰,忽然间就想到柳宗元和柳侯公园、“柳侯祠”,有联云:“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这表达了人们对柳宗元的思念之情。
如果说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间或有作者幽静心境的表达,表现了他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那么韩彰的山水散文则是借好山好水抒发自己和这个时代父老乡亲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不时闪现作者的灵魂表达,“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秀山已与旧时不可同日而语”“远处群峰延绵腾绕……浑厚、持久、深远的浩荡文脉,永远蓬勃在桂林的一方山水间”……字字句句,无不体现着韩彰作为一名主流媒体领军者在社会转型期恪守追求的意志品质。
作为中唐杰出的思想家,柳宗元推崇政治革新,他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解说“天人之际”即天和人的关系。而韩彰的作品中,亦不时闪现唯物主义的思想亮色,如“我携春色上山来”“伏波山与马援将军……多了几分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让人缅怀和向往”“巨大的鲤鱼从水里腾跃而起……刘三姐衣带飘飘”一幅“山小而高,形如鱼立”的图景,“就是这样的可望而不可即,美才得以永驻人间,西藏才成为人们心中的圣地和圣洁的精神家园”……信手拈来,比比皆是。
·3·
文以载道,取道有源。《屈指家山》凝涵着韩彰人生屐痕的张力,他的文学诉说,是清泉流淌,是思辨冒突。韩彰生性淡泊,当我们透过众多的篇章,则可以看到他的“另一面”——他对人生对社会对故里对家国……的积极态度和执着深爱的品格。
“跑新闻”出身的韩彰,从小山村走出来,阅世事、知疾苦、疼百姓、走正道,阅历丰厚、慧眼独到,著文信手拈来、纵横捭阖,《屈指家山》叩思当今,涉及远古,遥望未来。八桂大地的厚实生机,滋长了脚踏泥土感恩社会感谢土地的媒体人情怀。这种情怀让他紧紧围绕主题表现,联想自如,思绪直达,文笔挥洒,感染力毕现。
体现这种思绪和情怀高度和厚度的,如《湛若水:与阳明先生齐名的人》。
明代成化二年,湛若水出生,“颡中双髁隆起”,形貌特异。因其母在一个叫甘泉洞的洞里向神祈祷,湛若水降生,所以后来湛若水自号甘泉子,被人称为甘泉先生,创建的学派也叫甘泉学派。
写湛若水,韩彰的散文故事情节婉转,史实考据扎实,鲜活的细节流淌着作者文笔的独特,通篇材料运用灵活多姿,匠心独运,层次结构新颖,艺术张力和个性凸显,行文用语中,自然流露的情节风趣幽默,陡增阅读魅力。
透过“湛若水”们看得出来,韩彰是在用心、用情、用力地对人生、对历史、对官场进行着冷静而深邃的思考,展现韩彰面对现实困惑的积极态度,以及思虑多变人生的恬静与淡泊。
韩彰,从祖国西南壮族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历史进程中走来,从八桂山乡的神话传说、山歌故事等民间文学里走来,从三月三歌节、壮乡歌圩的轻快和厚重里走来,那些民间的馈赠、文化的荟萃、灵感的渊薮,以及不时的彷徨、持恒的思索、坚韧的奋斗,在铸就《屈指家山》的同时成就了韩彰的文学诉说!
借用一句韩彰篇名,表达我此刻心境:面对南方,面对韩彰,我只有谦卑和低语。
(作者系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总编辑,编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中国期刊协会党刊分会主任委员,全国新闻出版领军人才,中华优秀出版物获得者,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实习生 黄红鑫 m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