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大代表蓝宗耿(瑶族):优化发展生态产业 强县富民“壮族老家”

来源:广西民族报

作者:本报记者 何宗威

发布时间:2022-01-21

  2010年,上林县被列入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2012年被确定为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2015年底,全县精准识别贫困村6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万余户12.3万余人,贫困发生率为20.71%。五年来,上林县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施策,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到2019年底,全县共脱贫2.9万余户,12.1万余人,65个贫困村全部摘帽,剩余贫困人口1634户4522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17%。2020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上林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随着脱贫攻坚圆满收官,迎来了乡村振兴的扬帆起航。上林县如何建立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今年自治区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自治区人大代表、上林县委书记蓝宗耿。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我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就是从脱贫攻坚过渡到乡村振兴,从‘两不愁三保障’过渡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上林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立足生态优势,创新方法方式,围绕‘六个一’(用好‘一块牌’、盘活‘一亩地’、种好‘一棵树’、做强‘一瓶水’、铺好‘一张床’、育好‘一个人’)的发展主线,着力在盘活‘一亩田’上下功夫,勇于求变、敢于求新、善于求质,创新发展中医农业,实现三业(产业、就业、创业)合一,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闯出新路子。”蓝宗耿代表说,“上林县以‘生态为本、创新引领、旅游兴县、强县富民’为发展定位,优化发展生态产业,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突破思维定式,摆脱路径依赖,以中医农业技术为依托,重点发展大米产业链、菌草产业链、土地整治产业链‘三大链条’,做足‘补链、强链、延链’的文章,让农业产业链条得到延伸,实现资源集约生态循环,发展生态循环特色农业。”

  蓝宗耿代表介绍,上林县充分依托“上林大米”已形成的知名品牌,大力发展大米产业链,推广作物远缘育种新技术,建设水稻良种繁育基地,以点带面推进工厂化水稻育秧,力争两年内实现覆盖全县。上林县扩大稻渔共作、三季稻种植规模,大力推进“稻渔共作”等“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实现“一水多用、一田双收、稻鱼双赢、养一得串”的发展目标,日前荣获“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称号。上林县发展大米、鱼类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加快搭建销售平台,健全完善销售网络。目前,全县发展中医农业项目42个,涉及面积超1.5万亩,中医农业技术在全县范围推广应用。

  其次,大力发展菌草产业链,推广“以草代粮”“以草代木”菌草技术,扩大菌草种植规模,应用于畜牧业养殖、食用菌种植,发展高端食用菌产业,拓展食用菌深加工和废弃菌棒还田,延伸菌草产业链。目前,全县已建成3个食用菌种植示范点,食用菌亩产量可达1万斤以上,引进企业对食用菌进行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扩宽渠道销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菌草产业。

  第三,上林县大力推进土地整治产业链,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中医农业技术应用于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实现五保功能(保水、保土、保肥、保温、保暖),有利于解决当前“旱改水”项目不保水、旱改旱的困境。以产业导入的发展模式,扎实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开展农村闲置土地、撂荒丢荒农田专项治理行动,盘活土地资源,提升土地综合效益,实现土地安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实现农业高产、高质、高效,助推上林高质量发展。

  当前,上林县以白圩镇万亩垌为核心区发展田园综合体项目,依托规划区资源特色,发展中医农业产业,打造集循环农业、食品加工、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循环体系,打造超万亩有机农业示范带(园),实现“田成块,路成网,水成渠,树成荫;天上有飞鸟,水中有鱼翔;山顶林,山腰花,山下有人家”。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上林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一亩田’富裕‘一方民’的目标,大力推广中医农业技术应用,出台中医农业发展扶持、优惠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农民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劳务协作、加入合作社等方式,参与到中医农业发展的全产业链中,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群众更多分享产业发展成果,真正实现‘留富于民’‘藏富于民’。”蓝宗耿代表最后说。

  上林县是世界长寿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是徐霞客最眷恋的地方、首府南宁的“后花园”,随着乡村振兴步伐的不断推进,将拉动上林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上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为全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做出贡献。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