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县人社局拓宽就业渠道确保群众稳定增收

来源:广西民族报网

作者:李顺华

发布时间:2020-07-13

  自进入2020年以来,凌云县人社局紧紧围绕《凌云县人民政府2020年工作报告》重要工作任务,聚焦脱贫攻坚大局,以开展2020年领导班子建设巩固提升年活动、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为抓手,紧咬就业目标不放松,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确保群众稳定增收。

  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在稳就业工作中,该县精心组织,细化工作措施,积极采取线上线下招聘相结合的方式,有力有效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是多方面收集企业用工信息。通过在网上征集县内企业或单位用工信息,结合本县农民工务工特点与深圳盐田区人社局、崇左市扶绥县人社局对接收集区外和区内企业用工信息,共收集到区内外企业(单位)招聘信息185条,有效岗位信息5000多个。二是开展线上网络招聘服务。通过多种网络媒介和在各村、安置点张贴招聘信息,组织动员未就业的劳动力报名,通过网络线上招聘。三是开展线下招聘服务。1月17日,与深圳市盐田区人力资源局联合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现场招聘会,疫情期间通过到各乡镇开展巡回招聘报名咨询服务,共有561人达成就业意愿,输送43名农民工赴深圳盐田区和崇左市扶绥县上岗就业。四是抓好扶贫项目带动就业工作。全县扶贫项目带动就业2463人。其中县级、村级特色产业和扶贫项目带动农民工就业1404人,县内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能人等带动就业1059人。

  做实返岗复工服务。为切实做好“点对点”返岗复工服务工作,凌云县人社局一班人认真研究,精心组织,顺利通过专车专列“点对点”输送农民工外出务工共1137人(含贫困劳动力398人),其中输送往广东省1058人,输送往青海省62人,输送往崇左市扶绥县17人。据悉,到2020年6月底,凌云县农民已经外出务工8.79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79万人,确保群农民工如期返岗就业,实现稳定增收。

  开发多种公益性岗位。为有效安置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该县精心组织,多形式开发公益性岗位。一是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全县共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511个,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476人。二是开发临时扶贫公益性岗位。全县共开发550个保洁环卫、防疫消杀、测温员、社区巡查、卡点值守等临时扶贫公益性岗位,累计安置贫困劳动力就业615人。三是创新开非固定性扶贫岗位。目前已开发岗位3300个,纳入非固定性公益性岗位人选库822人,已安排上岗752人。

  推动就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为主动吸纳农民工就近就业,该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推动就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一是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实行县四家班子领导联系就业扶贫车间制度,由县领导亲自抓、乡(镇)人社领导具体抓,帮助和指导就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和做好疫情防护工作。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制定提高带动就业补贴标准工作方案,并梳理出扶贫车间可享受的各业类红利政策,通过加强宣传提高扶贫车间开工复工的积极性。三是帮助扶贫车间招工。据悉,到3月底,全县25家扶贫车间全部复工复产,目前共吸纳劳动力就业1763人,其中带动贫困劳动力686人,带动贫困劳动力比去年增加198人。四是及时认定新申报的扶贫车间。今年以来,全县新认定就业扶贫车间4家,带动劳动力就业203人,其中贫困劳动力64人。至6月底,全县29家扶贫车间共吸纳劳动力就业1966人,其中带动贫困劳动力750人,带动贫困劳动力比去年增加262人。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凌云县人社局积极开展“以工代训”,激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据悉,到目前,凌云县已有14家扶贫车间组织新进员工和转岗员工202人通过在岗实践开展了“以工代训”。在此基础上,该局及时组织开展线下培训。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5月上旬以来,凌云县人社局共组织开展培训26期培训1292人。

  兑现就业创业补贴。据悉,到2020年6月底,凌云县已兑现交通补贴24.9万元,受益贫困劳动力415人;发放各类扶贫公益性岗补贴281.98万元;受理农民工创业奖补86人,申请补贴资金44.5万元;受理创业亏损补贴4人,申请资金4万元;受理带动就业奖补16户,申请资金9.8万元。已为28位创业农民工拨付创业补贴15.2万元。发放疫情防控物资保障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9万元。正在组织外出务工农民工申报就业补贴资金,部分材料已经完成审核,预计7月上旬可以支付一批补贴资金。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