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艺术报
发布时间:2020-04-03
在中华大地感人的“抗疫”声潮中,壮美广西的音乐家们没有缺席,他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快速创作,发出“抗疫之声”,融入到全民抗击疫情的战斗中。三月中下旬,疫情向好,各省(区)、解放军等援鄂医疗队分批离开湖北的视频让人泪奔,每一幕都配有背景音乐或歌曲,更是使人心潮澎湃、无法抑制——这就是音乐的力量,这就是歌曲的感染力!
早在2月1日,《广西民族报》公众号就推出了“抗击疫情,广西音乐人一直在线”专题,发表抗疫主题歌词18首,曾宪瑞的《是前线也是防线》,梁绍武的《天使的赞歌》等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一批歌词的发表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广西抗疫歌曲的创作,广西音协的积极谋划、精心组织与该报“铁肩担道义”的媒体精神一拍即合,自2月12日以来,联手推出“凝心聚力 同舟共济——广西音乐工作者抗疫公益歌曲展示”,每一辑的制作都注重文献性、资料性、学术交流性,吸引了广西书法家、画家前来助阵,用他们的书画作品作为音乐专辑的插图,共推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十二辑58首歌曲。作品民族特色凸显、人文情怀洋溢。
如歌曲《待春暖》(练才榕作词,江宽作曲、编曲,哈丹演唱),富有壮剧腔调的特色、融入非遗乐器马骨胡的伴奏,把桂风壮韵演绎得淋漓尽致,编曲集古风、流行、民族及戏曲风格于一体。仫佬族词曲作者潘琦、潘荣生的《我们是九零后这一辈》(李果果演唱),即有民族意蕴,又有现代气息,前半部分作曲家用坚毅、凝重的旋律表现九零后与毒魔搏斗的感人场景,后半部分以连续的六度、四度音程跳进,展示九零后英勇战斗的高尚情怀和自强、自信、自豪、自立的精神风貌。潘永华词曲并演唱的《病毒拦在寨门外》,使用侗族语言,在侗族地区的传播中亲切而有效,起到了很好的听觉传达作用。由独弦琴技艺传承人赵霞演唱的《呼唤》(桐雨作词,王宇作曲),灵感及素材来自于《出海谣》《敬香歌》等传统民歌,在旋律上主要以C宫五声音阶级进和跳进等进行,并运用人声模仿独弦琴的技巧,推拉揉弦的韵味在这首作品中活灵活现,表现出优美缠绵的音乐特征以及京族儿女对武汉疫情的深切关怀,作品具有浓郁的南国风情。
在首府南宁,赵琳傅滔伉俪作曲、于添琪演唱玉镯儿作词的《平安归来》获得“全国优秀‘战疫’公益歌曲展播”,这首歌给人温暖、给人力量;另一首获此展播的歌曲《守护希望》(蒋锦璐、汤松波作词,何镇国、利宇翔作曲,李直演唱),经歌手沙哑、苍劲的嗓音及摇滚风格的演绎,刻画出“无数医护人员逆风前行、以身赴难、救治病人”的悲壮画面和感人故事,激励着投入“抗疫”的人们守护生命的希望,守望家园的安康。麦展穗作词,庞高雨作曲、崔焱演唱的《樱花又飞时》表达了对武汉的深情,录制时泪洒乐谱……
响应各级号召,广西各市、县(区)在疫情期间,也推出了独具本土特色又放眼全民抗疫的主题公益歌曲。桂林作为国际旅游文化名城,在湖北籍人员一度陷入困境的时候,著名词作家曾宪瑞敏锐捕捉到此情此景,写出了《这里也是你的家》(利宇翔作曲,王良、于添琪、汤宇龙、袁依琳演唱)通过媒体传播产生温暖效应。原籍湖北红安的柳州市词作家刘沛盛看到新闻后连夜创作歌词《让爱穿越》(苏仕帅曲,谭竺雯演唱)。若舟眼含热泪创作完成的《我已无我》,把天使仁德、大爱无畏的英雄形象描绘出来,经梧州市音乐家梁智敏作曲并组建民谣乐队由歌手颜戈演唱。钦州市词作家谢勇云围绕钦州援鄂巾帼的壮举,将《巾帼戎装》重新填词,由贺州市客家人作曲家黄有異谱曲。北海市作曲家林海为来自金融系统的词作家李钢源《亿万双眼,亿万颗心》插上音乐的翅膀;来宾市瑶族音乐唱作人苏胤彰与高军谱成歌曲《桔送平安》;身处祖国南大门的崇左市音乐家卢素珍,看到一批批援鄂的医护工作者北上抗疫,深情作曲《等你回家》(何伟豪作词)。
本次“抗疫歌曲”如同“百花齐放”的春天且充满了人文情怀。黄朝瑞、曾令荣推出的歌曲《渡过难关靠大家》,歌词源于钟南山的一段谈话,形成一种新的“民谣体”传播,以“流行歌曲”抗击“流行病毒”。本次除部分歌曲呼吁、鼓舞民众充满信心抗击病毒,或是警示、反思人类的行为,绝大部分歌曲是赞美、歌颂医护工作者的,充满着温情、叮嘱、敬仰、等待和希望,从歌声中让人感悟医护工作者的社会职业分量和在人们生命中的重量,这次抗疫行动的医护工作者在文艺家和人民大众心目中,树立起一座时代的丰碑!词作家文明看到共产党员在这场斗争中的大无畏精神激动不已,欣然提笔写下《危难时刻总有你》(鲍朝志曲)。《火神颂》(何述强词,金彪曲,宁可演唱)的题材和角度选取独特,体现了广西音乐人的敏锐思维和思想情怀。陆坚与傅滔、赵琳共同创作的《心的长城》,莫军生作曲和制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钦州市陈懿作词、方舒作曲《相遇》,崇左市陶昌东、左江月的《白衣战士》,河池市吴才泽创作的《奔向无硝烟的战场》,百色市苗族词作家罗皓予和孟杨、西城创作的《有家不能回》,梧州市谢雅慈、茹冬的《相信爱》,词曲唱作者钟纪新、阿古哥、陈良情合作的《最美的印章》等作品,向战疫前线最可爱的人们致敬!
本次创作的队伍,来自区市音协、各级文化艺术部门及各高校、中小学,还有新文艺群体、自由音乐人等等,队伍壮大、新人辈出。一方面是音乐文学队伍的壮大,老一辈词家纷纷推出作品,一批作家及文学爱好者也投入创作。广西作协副主席蒋锦璐参与创作《守护希望》,南宁市作协副主席侯珏作词《问天》,中国作协会员林虹作词《春天的花和你相拥》,原漓江出版社总编辑、作家宋安群作词《中国最坚强》,青年作家、《歌海》主编黄文富写出《我和你在一起》,广西作协会员、南宁市文联副主席唐志伟受钟南山事迹感动创作《逆行者》,玉林师范学院黄健云教授写出《带你超越》,广西作协会员李参天作词《我的亲人在武汉》,词作家、导演区晓菲作词《这一刻相拥》,长期在基层工作的中国作协会员蓝瑞轩有感而发《情最浓》,自由作家吴了了创作歌词《我们不怕》等等。另一方面是作曲、制作演唱队伍的壮大。广西著名作曲家纷纷推出作品的同时,一大批名不见经传的音乐人从八桂大地成长起来,新文艺群体、自由音乐人成为一股原创新锐。柳州市自由唱作人罗龙作曲、演唱《生死相依》,自由音乐人巴野为词作家毛妤斐《以歌相约》作曲,自由唱作人甘子为韦立干、韦中原的《逆行》作曲。本次还有来自中学的作曲家苏仕帅,来自小学的特岗教师宋宇霞、罗锋俊。在校作曲研究生徐海峰为词作家邱有源的《等你回来》作曲,南宁音乐唱作人袁依琳作曲演唱《请战》,李宗文、谭李陈合作《情牵天下》。
广西这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音乐创作与演绎队伍,已经走出“断层”的困境,许多中青年词作家、作曲家、歌唱家等成为八桂原创歌曲的新生力量,以不同角度、不同题材,抒发八桂情怀、中国精神和人间大爱。待到疫情完全过去,音乐家们以社会责任的担当,进行交流和提升,可使这支生产精神力量的队伍更加壮大,创作出更多、更美、更感人的艺术作品。
作者简介:李君,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西音乐家协会会员。
(注:原文发表于4月3日的《中国艺术报》第2版,有删节,题目为《抗疫歌曲的广西之声》。
原文链接: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history/20200403/index.htm?page=/page_2/202004/t20200402_476960.htm&pagenum=2)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