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今日头条
发布时间:2019-12-16
日前,《象州·老桂林——象州融入桂林文化旅游产业圈调研》出版面世了,可喜可贺。该书是一本专题调研报告,为调研者兼作者、象州县政协文史教卫委主任廖才兴历时五年的艰辛深入调研撰写而成,令人敬佩!
广西简称“桂”,桂林郡治所在的古城,被誉为“广西第一古城”。然而,这座“广西第一古城”——秦代桂林郡治究竟位于何处?过去一直是个争讼不决的重大历史悬案,也是广西考古人和文史学者的终极梦想之一。关于这个问题,近两个世纪以来,学术界提出了五种说法:一说在今广西桂平市西南。1978年3月和1981年11月,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级中学试用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采用此说;1986年正式版本沿用此说。此即秦桂林郡治“桂平说”。二说在今广西贵港市。1988年再版的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采用此说。此即秦桂林郡治“贵港说”。三说在今广西东兰、凤山县一带。1992年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王宏志主编的初级中学课本《中国历史》第一册采用此说法。此即秦桂林郡治“东兰、凤山说”。四说在今广西象州县罗秀镇军田村古城。广西象州县文史学者陆干斌老师在《广西地方志》(1995年第3期,总第74期)发表的《秦桂林郡治新探》论文中首次提出。该论文运用翔实的文献史料和有关记载,循着建制沿革、地名起源及其演变足迹,并与出土文物和古城汉墓考古发掘材料相印证,全面系统论证了这一论点,具有说服力,获得资深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和肯定。此即秦桂林郡治“象州军田说”。五说在今广西象州县象州镇鸡沙村委扶满村至水冲岭一带。广西民族大学壮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雷冠中在《广西民族研究》(2015 年第3期)发表的《秦桂林郡治所今址第五说》论文中首次提出。此即秦桂林郡治“象州扶满说”。
从1981年至今,广西象州县文史学者陆干斌老师38年如一日,无数次深入军田村古城、大乌来村古城和大普化村古城调研,无数次跑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无数次咨询有关专家学者,无数次联系专家学者和记者前来调研和报道,无数次修改完善调研报告和相关论文,为解开“广西第一古城”之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目前为止,陆干斌老师已先后发表《秦桂林郡治新探》(《广西地方志》1995年第5期,总第74期)、《秦桂林郡治在哪里》(《桂中瞭望》1997年第1期,总第30期)、《象州军田惊现桂林郡碑文》(《来宾日报》2007年1月20日1版)、《秦桂林郡治新说》(《红水河论坛》2013年第4期,总第4期)、《象州军田村古城与秦桂林郡治》(《文史春秋》2015年第6期)、《考古重大发现 象州军田村城址为秦代古城》(《来宾日报·来宾晚刊》2016年12月5日B版)、《玉桂树与秦桂林郡治》(《民族医药报》2018年6月8日8版)等多篇文章,论述秦代桂林郡治在今象州军田村古城遗址。
据悉,有感于象州文史学者陆干斌老师30多年不懈追求古城梦的精神,及其“象州人要爱象州知象州服务象州,要多为象州办实事办好事”的座右铭,自2014年5月至2019年4月,在象州县政协的组织下,廖才兴多次牵头参与秦桂林郡治在象州的调研工作。多次陪同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深入象州调研考察和采访报道以罗秀镇军田村古城为核心,包括罗秀镇下那曹村战国墓、纳禄传统村落、大乌来村古城,中平镇大普化村古城,大乐镇古汉墓群、泥盆系大乐剖面,运江镇运江老街、新运老街、谢家村,寺村镇白石村、大黎村,妙皇乡盘古村,马坪镇龙岩村等底蕴深厚的古郡文化。前后历时5年,收集到较为丰富的相关素材。经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的点拨,今年6-9月,以“象州·老桂林”为主题,撰写象州融入桂林文化旅游产业圈的调研报告,进而编辑成此书。
仔细阅读该书,深感该书具有较强的资料性、科学性、资政性、可读性。正如广西青年摄影家协会主席、南宁市文艺理论家协会秘书长廖立刚为该书所作之序言称,廖才兴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爱家乡情怀的象州人,多年来常常深入乡镇村屯,问计于民,广泛收集素材;多方咨询专家学者,问策于智者,探索象州发展良策。从广西称桂源自桂林、桂林郡治在象州、桂林县治在象州、古今桂林之渊源、今日之桂林与今日之象州、专家动议打造历史桂林文化圈等方面入手,提出以“老桂林”搭台“硒元素”唱戏的组合模式,重点打响“千年古郡老桂林”和“富硒象州长寿乡”品牌,给力象州向北融入桂林文化旅游产业圈,借桂林国际旅游名城的名气和优势,助推象州更好更快发展的建言献策,接地气有底气更有志气,针对性强,问题导向明显,不失为象州县委、县政府咨政决策的有益参考,不失为社会各界人士全面深入了解象州的良好窗口、更好服务象州发展的重要途径。
笔者(左)与该书作者廖才兴(右)近照
认识和不认识廖才兴的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独自一人历时五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深入调研撰写、编辑出版一书,作为工薪族的廖才兴是不是有点傻?采访中,笔者直奔主题问了这个同样的问题。廖才兴不假思索道:“有点傻?啊!不傻!不傻!爱国爱家乡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象州是我美丽的家乡,调研撰写、编辑出版该书,为服务家乡发展略尽薄力,既应该也值得,唯愿广大象州人和热爱象州的社会各界人士,更多深入调研,更全面了解象州,更好地服务象州发展,建设美丽象州,造福象州人民。”
诚哉斯言!我要为爱象州知象州服务象州发展的廖才兴点赞!(陈成光)
编辑:韦亦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