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鞏与湘山无量寿佛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吴孝斌

发布时间:2019-10-30

  王鞏(《宋史》为“王巩”)(1048—1117),字定国,号介庵,自号清虚先生,莘县人,北宋著名诗人、画家。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为太尉王旦,父亲为工部尚书王素。王鞏历宦通判扬州,可权知宿州,仕右朝奉郎、后宦止宗正寺丞。上书言事,多切时病,为大臣吴充、冯京所器重。

王鞏像

  文采风流东坡赞

  王鞏一生勤于写作,“笃学力文,志节甚坚,练达世务,强力敢富”,“跌宕傲世,好臧否人物,其口可畏,以是颇不容于人,每除官,辄为言者所论,故终不显”,“文采风流为一时所宗”。著有《随手杂录》、《甲申杂记》、《闻见近录》、《王定国诗集》、《王定国文集》、《清虚杂著补阙》等书。

  他是苏东坡、黄庭坚关系最为密切的朋友。黄庭坚曾为他的《王定国文集》作序。

苏轼像

  王鞏与苏东坡多有交往和诗文往来,既有师生之谊,亦兼挚友之情。仅就苏轼致王鞏的尺牍(信札),收录于《苏轼文集》中竟有四十一首之多。

  《苏轼文集》卷二十九《辨举王巩札子》中有:“巩与臣世旧,幼小相知,从臣为学。”。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有:“东坡于世家中得王定国,于宗室中得赵德麟,奖许不容口。”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在卷二亦记:“王定国寄诗于东坡,答书云:‘新诗篇篇皆奇,老拙此回真不及,穷人之具辄欲交割与公。’”

  元丰元年(1078),苏轼守徐州。鞏往访之,与客游泗水,登魋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轼待之于黄楼上,谓巩曰:“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苏轼与他饮酒赋诗,款留十日。王鞏欲归去,苏轼写了《九日次韵王巩》一诗:

  我醉欲眠君罢休,已教従事到青州。

  鬓霜饶我三千丈,诗律输君一百筹。

  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 老子上南楼。

  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后因“乌台诗案”,苏轼及有牵连的20多人受罚被贬。宋元丰二年(1079)十二月,时任秘书省正字的王鞏被贬到广西宾州(今宾阳)任监督盐酒税务,至元丰六年(1083)初秋才离开宾州,并留下了他与柔娘的坚贞爱情故事。

  全州崇佛撰《佛记》

  冥冥之中,王鞏与广西有割不断的情缘,他曾先后三次被贬谪到广西。

  元佑元年(1086),王鞏因司马光举荐,擢为宗正寺丞。不久又因上书论宗室事被贬,除西京通判,改扬州通判。元符元年(1098),因经常上书议论朝政,他被“追毁出身以来告敕,除名勒停,送全州编管”。

  王鞏在全州生活了五年,其地以湘山及全真无量寿佛最为出名,王鞏为此而留下笔墨。他曾在此写有《湘山》一诗,诗为:

  半岭风吹草木香,落阶花雨送春忙。

  从师远借云庵卧,还我平生午枕凉。

  莲社缁黄常得伴,鹿门妻子亦相将。

  化身欲似河东柳,更向山头望故乡。

  王鞏身在全州,对全真无量寿佛(慈明楚圆禅师)的应化事迹自然是耳濡目染,并且他对寿佛是非常的崇仰。

  元符三年(1100)五月十四日,全州地方首次为全真祖师向朝廷申请封号。靖国元年(1101)十二月初五日,宋徽宗正式敕封为全真祖师为“寂照大师”;季末,应湘山寺(时称景德寺)主持僧智允和尚之请,王鞏挥笔写下《湘山无量寿佛记》,记述了全真祖师生前寂后的主要事迹。

《湘山事状全集》之载

  《湘山无量寿佛记》现存于世的主要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简称“前本”)见于嘉熙元年(1237)蒋擢编撰《湘山事状全集》卷之四。第二个版本(简称“后本”)见于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编撰《湘山志》卷四《艺文》部分,其后又见于《粤西文载》卷四十一中,并以《湘山无量寿佛碑》为题名。

《湘山志》之载

《粤西文载》之载

  两个版本文字的差别极大,对其研究可知,“前本”应是王鞏当年所作的原本。特别是“前本”中有王鞏自述所作缘由的一段,而“后本”则没有,此段为:

  清虚居士王鞏持供诣塔。智允请以纪述,补诸阙文。呜呼,天地之功德弗容于声诗,日月之光华弗容于绘像。况佛智慧福德之海,河沙诸佛叹誉庄严而莫能尽。虽欲勉焉,多笑其不各量也。然古今之传,不可以无述焉,遂摭乾符塔铭与诸信厚之词昭见于众者录之。

  此外,《湘山事状全集》所载的《湘山无量寿佛记》正文之后,还有蒋擢所加对作者王鞏的附记,即为:

  右王公鞏,字定国,大名萃(莘)人,王正文公旦之孙,懿敏公之子也。为尚书郎。元符元年,坐司马温公党,谪全州,靖国元年季冬,作《佛记》。次年改元崇宁,乃归,始终凡五载。初王公家创“清虚堂”。苏颖滨作记,故自号“清虚居士”。东坡尝曰:“定国学道有得,百念灰冷,而颜益壮。”又尝与诗曰“居士身心如槁木”;又曰“那能废诗酒,亦未妨禅寂”。观此,则知其所以自号者,真清虚也。不然,赞佛一偈,是岂等闲人能言哉?

  赞佛长偈见真心

  蒋擢在《附记》中对王鞏“赞佛一偈”是特别的佩服与赞赏,称“是岂等闲人能言哉”。此其中既有王鞏自身对佛禅之学的深厚修为,更是饱含了他对全真无量寿佛的无比崇拜与敬仰,其偈(“前本”所载)即为:

  大慈两足尊,日度诸禅定。

  心同太虚空,广大无罣碍。

  悲悯行愿海,不舍于众生。

  普现刹尘身,究竟利羣品。

  逆顺化无边,盲聋之导师。

  弗起师子座,应感娑婆界。

  惟恐一含灵,未证般湼槃。

  譬如垂老人,得子在襁褓。

  调护忘寝食,畏惧弗成就。

  又如霔大雨,江河海蹄涔。

  草木邱垤尘,普同一切润。

  是故无量寿,示此湘山尊。

  常转正法轮,直防实相印。

  天龙鬼神人,悉得未曾有。

  复以过去身,示现入生死。

  还作诸福田,利益无边际。

  罔不获安乐,庄严妙功德。

  我今稽首礼,为说此因縁。

  惟尔见闻者,勿生大我慢。

  世尊甚难値,当起当上敬。

  如优昙钵华,旷刼不出世。

  塔庙铃铎音,竹树草木音。

  鸟兽猿鹤音,众籁大小音。

  种种微妙音,演化七菩提。

  以至八圣道,广为尔等说。

  自证从中证,不自于他得。

  耳根甚清浄,乃获如是闻。

  尘劳悉消殒,应念获浄土。

  尔等宿福庆,际会实希有。

  幻化如芭蕉,终不得坚实。

  速起无上信,成就慈悲藏。

  举手一皈依,以复小低头。

  至心生浄信,种植善根本。

  如苖渐增长,获福亦无量。

  我复稽首礼,愿尽未来际。

  有顶达无间,解脱三途苦。

  咸入不二门,志归大圆觉。

  如处薝蒲林,更无异香色。

  又如甘露海,点滴皆法味。

  永刼坐道塲,与佛常住世。

  北宋王鞏与湘山无量寿佛

赞佛偈

  《湘山无量寿佛记》是研究寿佛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其作者王鞏也理应更多地进入广西的文化视野!

  主要参考文献:

  1、《湘山事状全集》(宋·蒋擢撰)

  2、《湘山志》(徐泌主修、谢允复纂修)

  3、《粤西文载》(清初汪森辑)

  (成稿于2019年2月10日下午)

编辑:m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