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自治区民宗委
发布时间:2019-06-24
2019年度壮语文水平考试定于7月28日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考试对象
所有自愿参加壮语文水平考试的各类人员。报考人员不受性别、民族、年龄、学历、职业、地域、国籍等限制,可根据个人实际需要,自由选择报考相应等级。
二、考试时间:
2019年7月28日(星期日);
初级:2019年7月28日(星期日)9:30—11:30;
中级、高级:2019年7月28日(星期日)9:30—12:00。
三、考试地点
考点设在南宁市大学东路188号广西民族大学(东校区)多媒体教学楼。具体考场地址详见准考证。
四、考试内容、等级和方式
(一)考试内容。
以测试应试者的壮语文应用能力为主,包括壮语文基础知识、组词造句、阅读理解、翻译(壮译汉、汉译壮)及作文等方面。
(二)考试等级划分。
分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等级。各等级的能力要求如下:
1.初级:要求应试者掌握2500个词汇量,能读准、听写、默写壮语文;掌握壮语文语法、基本句型;掌握壮文书写规则和正确使用壮文标点符号;能进行简单的壮汉两种语文互译;具备一定的壮文阅读能力;能根据提纲、图表或图画等提示信息用壮文作简短的讨论、解释和说明;能用壮文写出有主题思想,意思连贯、合乎逻辑、结构合理、句式和用词较为通顺的短文。
2.中级:要求应试者掌握3500个词汇量;能够较熟练地使用壮语标准语;掌握壮语较复杂的语法;能进行壮汉两种语文互译;具备较强的壮文阅读能力;能用壮文描述图表和图画,能根据提纲、图表或图画等提示信息用壮文进行讨论、解释和说明;能用壮文写中心思想明确、结构基本完整、用词较为恰当、语言通顺的文章。
3.高级:要求应试者掌握5000个词汇量,熟练掌握壮语语法;能够熟练地使用壮语标准语;能用壮语准确表达意思,能流利地进行壮汉两种语文互译;能根据提纲、图表或图画等提示信息用壮文进行深入的讨论、解释和说明;能用壮文写观点明确、结构清晰完整、用词贴切、语言表达流畅、语意连贯的文章。
(三)考试方式。
实行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及格标准、统一信息管理和统一等级证书。各等级考试均采用笔试形式进行。
(四)考试成绩标准。
考试卷面分数满分为100分,考试成绩60分为及格标准线,各等级分别划分甲、乙两个等次,80分(含)以上为甲等,60-79分为乙等。
五、报考方式
采取网络报名和现场报名2种方式。
网络报名人员:可于2019年7月1—18日登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网站(以下简称自治区民宗委)(http://mzw.gxzf.gov.cn/html/index.html)点击“壮语文水平考试网上报名”栏目后,根据提示操作即可进行报名。
现场报名人员:携带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和近期正面免冠一寸彩色证件照片1张,于2019年7月1—18日(双休日除外,每天上午8:30—12:00,下午15:00—18:00)就近到以下报名点进行报名:
六、打印准考证
网络报名人员:7月22—27日登陆自治区民宗委网站考试报名系统自行打印准考证。
现场报名人员:7月22—26日(每天上午8:30—12:00,下午15:00—18:00)凭有效身份证件前往原报名点领取准考证。
七、成绩查询及发证
考试结束10个工作日后,考试成绩可通过自治区民宗委网考试报名系统或电话向自治区民宗委民族语文处查询。凡达到及格标准线以上的考生,自治区民宗委将核发其相应等级的证书。
八、其他事项
(一)壮语文水平考试不收考试费。
(二)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考生须凭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提前20分钟进入考场,只允许携带黑色或蓝色墨水笔、铅笔、橡皮,严禁携带纸张、文字资料、通讯设备、翻译工具等进入考场。
联 系 人: 自治区民宗委 莫柳桂 电话:0771-5873681
李立勇 电话:0771-5700030
附件:1.壮语文水平考试笔试大纲
2.2018年度壮语文水平考试(初级)试卷及参考答案
3.2018年度壮语文水平考试(中级)试卷及参考答案
4.2018年度壮语文水平考试(高级)试卷及参考答案
自治区民宗委
2019年6月24日
附件1
壮语文水平考试(V.S.S.G.)笔试大纲
(试行)
一、考试基本情况介绍
(一)考试目的
壮语文水平考试(Vahcuengh Sawcuengh Suijbingz Gaujsi,缩写为V.S.S.G.)笔试是考核应试者壮语文应用能力的标准参照考试,分初级、中级、高级3个等级。
考试目的是检验《壮文方案》的推行使用效果,了解各类考生的差异,为弘扬壮族文化提供服务,为用人机构了解员工、聘用机构了解录用人员的壮语文水平提供参照依据、为各类培训机构开展壮语文培训效果提供证明、为其他情况壮语文水平达到某种等级提供证明等。
(二)考试次数
每年举行一次。
(三)命题语料及选材原则
命题的语料均选自壮文材料,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对话、俗语、谚语、文学作品、翻译作品、科普读物、中小学壮文教材教参教辅读物,以及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的内容等。选材的原则是:
1. 内容健康,题材广泛,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但所涉及的背景知识为应试者所了解或已在语料中提供;
2. 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
(四)达标要求
初级:要求应试者掌握2500个词汇量,能读准、听写、默写壮语文;掌握壮语文语法、基本句型;掌握壮文书写规则和正确使用壮文标点符号;能进行简单的壮汉两种语文互译;具备一定的壮文阅读能力;能根据提纲、图表或图画等提示信息用壮文作简短的讨论、解释和说明;能用壮文写出有主题思想,意思连贯、合乎逻辑、结构合理、句式和用词较为通顺的短文。
中级:要求应试者掌握3500个词汇量;能够较熟练地使用壮语标准语;掌握壮语较复杂的语法;能进行壮汉两种语文互译;具备较强的壮文阅读能力;能用壮文描述图表和图画,能根据提纲、图表或图画等提示信息用壮文进行讨论、解释和说明;能用壮文写中心思想明确、结构基本完整、用词较为恰当、语言通顺的文章。
高级:要求应试者掌握5000个词汇量,熟练掌握壮语语法;能够熟练地使用壮语标准语;能用壮语准确表达意思,能流利地进行壮汉两种语文互译;能根据提纲、图表或图画等提示信息用壮文进行深入的讨论、解释和说明;能用壮文写观点明确、结构清晰完整、用词贴切、语言表达流畅、语意连贯的文章。
(五)分数解释
卷面成绩60分为及格标准线,达到60~79分的应试者,可获得壮语文水平考试笔试相应等级乙等证书;达到80分(含)以上的应试者,可获得壮语文水平考试笔试相应等级甲等证书。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初级
2.试卷分解。
(1) 基础知识。
选择题(单选):共30题。题目中80%为考核壮文拼写规则、词和短语的用法等,20%为考核语法结构。要求应试者从每题4个选择项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目的是测试应试者掌握壮语语音、词汇、语法等壮语文基础知识的情况。
(2) 阅读理解。
选择题(单选):共10题。每题为1个句子。要求应试者阅读10个句子,每个句子的长度为约20个词,每个句子后有1个问题,应试者根据对句子的理解从给出的4个选择项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目的是测试应试者是否具备了初步阅读能力,要求应试者能读懂题材熟悉、语言难度较低的壮文报刊文章和其他壮文材料;测试应试者运用阅读策略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包括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事实和细节、作者明确表达的观点、态度等。
(3) 组词造句。
共15题,组10个词和造5个句子。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应用壮语文词汇、语法的能力。
(4) 翻译。
分汉译壮、壮译汉两部分。共5题,每题为1个句子。汉译壮部分,2个句子,每个句子不多于30个汉字。壮译汉部分,3个句子,每个句子不多于30个壮语词。不含生僻的专业词汇或习语。
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壮汉两种语文互译的能力,要求应试者能将题材熟悉、语言难度较低的句子进行翻译。能基本使用翻译策略。译文基本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语句通顺,句式和用词较为恰当。
(5) 写作。
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壮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应试者根据提纲、图表或图画等提示信息用壮文写出一篇不少于200个音节的简短的讨论、解释和说明短文。文章用词准确,能够完整表达主题思想,意思连贯,合乎逻辑,结构合理,无语法错误。
(二)中级
2.试卷分解。
(1) 基础知识。
选择题(单选):共20题。题目中80%为考核词和短语的用法,20%为考核语法结构。要求应试者从每题4个选择项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
目的是测试应试者掌握壮语语音、词汇、语法等壮语文基础知识的情况。
(2)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部分由填空题(5题)、完形填空(1个篇章)和判断题(5题)组成。要求应试者能读懂题材熟悉、语言难度一般的壮文报刊文章和其他壮文材料。主要测试应试者语境中的词汇理解与运用能力等。
填空题,共5题,每题1个句子。应试者根据句意选择词语在句子中的恰当位置。每个句子给出4个不同的位置,句子后面是1个指定的词语(实词或虚词),要求应试者根据句子的意思将词语放入恰当的位置中。
完形填空题,共1个篇章,篇章的长度为约150个词。篇章有5处空白处,篇章的空白处所删去的词既有实词也有虚词,每个空白为1题,每题有4个选择项,要求应试者选择1个最佳答案,使篇章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
判断题,共5题,每题为1个句子。每个句子中有1个带下划线的词语,要求应试者在所给的4个备选字词中挑选1个最佳答案,替换句中带有下划线的字词,使句意不发生变化。
(3) 翻译。
分汉译壮、壮译汉两部分。共15题,每题为1个句子。汉译壮,5个句子,每个句子不少于25个汉字。壮译汉,10个句子,每个句子不少于25个壮语词。不含生僻的专业词汇或习语。
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壮汉两种语文互译的能力。要求应试者能将题材熟悉、语言难度一般的句子进行翻译。能运用壮汉两种文字相互翻译的。译文基本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语句流畅,句式和用词恰当。
(4) 作文。
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壮语文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应试者写出一篇不少于500个音节的文章,文章用词准确,语言通顺,能够完整表达主题思想,合乎逻辑,结构合理,无语法错误。
(三)高级
2.试卷分解。
(1) 基础知识。
选择题(单选):共10题。题目均为考核词和短语的用法。要求应试者从每题4个选择项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目的是测试应试者掌握词汇情况。
(2) 阅读理解。
由选词填空(2篇)、选择题(单选)(4篇)、简答题(2篇)组成。词汇理解、仔细阅读、简答题的每个篇章长度为约150个壮语词。要求应试者能读懂不同形式题材、语言难度较高的壮文报刊文章和其他壮文材料。主要测试应试者能否运用合适的阅读策略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理解字面和隐含的意思;理解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能就文章的内容判断作者的观点、态度;能恰当地回答问题或完成句子等。
选词填空题:2个篇章,每个篇章各删去5个词汇,并在每个篇章后提供10个词汇选项。要求应试者在对篇章理解的基础上从所给的词汇选项中选择正确的词汇答题,使篇章复原。
选择题(单选):4个篇章,每个篇章后有2个问题,要求应试者根据对篇章的理解从每题的4个选项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
简答题:2个篇章,每个篇章后有1个问题,要求应试者根据对篇章的理解,能用最简短恰当的表述来回答问题或完成句子。
(3) 翻译。
分汉译壮、壮译汉两部分。汉译壮2题,每题约200个汉字;壮译汉2题,每题约150个壮语词。不含生僻的专业词汇或习语。
要求应试者能将不同形式题材、语言难度较高的段落进行翻译。译文基本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语句流畅,句式和用词贴切,能很好地运用壮汉两种文字相互翻译的策略。
(4) 作文。
目的是测试应试者壮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应试者写出一篇不少于800个音节的文章,文章用词准确,语言通顺,语意连贯,能够完整表达主题思想,合乎逻辑,结构清晰完整,无语法错误。
编辑:m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