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民族报社
发布时间:2024-10-18
目 录
第一部分:广西民族报社概况
一、本部门职责
二、机构设置情况
第二部分:广西民族报社2023年度部门决算表
表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表二:收入决算表
表三:支出决算表
表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表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表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表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表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表九: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广西民族报社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2023 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二、2023 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
三、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2023 年度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情况
五、2023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六、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其他重要事项情况。
八、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广西民族报社概况
一、本部门职责
广西民族报社是自治区民宗委直属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广西民族报》是全国唯一一家用壮汉两种文字出版的专业报,是广西民族语文标志性新闻出版物,主要职责是:
1.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
2.围绕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自治区民宗委各项工作开展宣传报道。
3.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为民族地区“四个文明”建设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鼓与呼。
4.为壮文推行使用工作服务,为建设多语和谐社会,推进广西民族团结事业,为祖国边疆稳固安宁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5.传播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信息和经验,展示各民族先进文化。
二、机构设置情况
编制2023年度部门决算的单位共1个:广西民族报社。内设机构6个:办公室、壮文版编辑部、汉文版编辑部、新闻部、网站编辑部、新媒体部。
第二部分:广西民族报社2023年度部门决算表
《收入支出决算总表》《收入决算表》《支出决算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此部分另附表格,详见附件:广西民族报社2023年度部门决算公开表)
第三部分:广西民族报社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2023年度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一)本部门2023年度总收入681.19万元,其中本年收入 681.19万元, 较2022年度总收入决算数增加69.28万元,增长 11.32 %。收入具体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681.19万元,为自治区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69.28万元,增长11.32%,主要原因是2023年调整增加在职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增量,追加退休人员农启彪死亡抚恤金及增加劳务派遣、新媒体运营等项目经费。
2.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为自治区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0万元,增长 0 %,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没有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0万元,为自治区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0万元,增长0 %,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没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收入。
4.事业收入0万元,为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0万元,增长0 %,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没有事业收入。
5.经营收入0万,为事业单位在业务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减少) 0 万元,增长(下降)0 %,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没有经营收入。
6.其他收入0.00万元,为单位基本户的银行利息收入。较2022年度增加0.00万元,增长0%,主要原因是本单位基本户的银行利息收入当年及时上缴国库。
7.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0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减少)0 万元,增长(下降)0 %,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没有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经费。
8.上年结转和结余0万元,为以前年度支出预算因客观条件变化未执行完毕、结转到本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减少)0万元,增长(下降)0 %,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无上年结转和结余资金。
(二)本部门2023年度总支出 681.19万元,其中本年支出681.19万元, 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69.28万元,增长11.31 %。支出具体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15万元,与2022年一致。主要用于补助民族报壮文版印刷费用邮寄等。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0万元,增长0%。
(2059999)其他教育支出15万元,与上年保持一致。主要用于补助民族报壮文版印刷费用邮寄等。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0万元,增长0%。
2.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515.35万元。主要用于单位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物业管理费和项目业务工作经费。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53.80万元,增长11.66%,主要原因是2023年调整增加在职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增量,增加劳务派遣、新媒体运营等项目经费。
(2070605)出版发行支出515.35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53.80万元,增长11.66%,主要原因是2023年调整增加在职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增量,增加劳务派遣、新媒体运营等项目经费。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93.65万元:主要用于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计缴的在职人员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发放的离休人员工资津补贴,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物业补贴等方面支出。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13.71万元,增长17.15%。
(2080502)事业单位离退休19.42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5.98万元,增长44.49%。主要原因是单位退休人员待遇提高,退休补助增加。
(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44.01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减少1.43万元,下降3.15%。主要原因是2023年度有2名在职转退休,在职机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降,缴纳费用同步减少。
(2080506)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22.10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减少0.93万元,降低4.23%。主要原因是2023年度有2名在职转退休,在职职业年金缴费基数下降,费用缴纳同步减少。
(2080801)死亡抚恤金8.12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8.12万元,增长100%。主要原因是2023年度单位退休人员农启彪病逝,追加其死亡抚恤金。
4.卫生健康支出23.51万元:主要用于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计缴的在职人员医疗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及大额统筹保险等。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1.71万元,增长7.84%。
(2101102)事业单位医疗23.51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1.71万元,增长7.84%,,主要原因是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做本年度基数调整及年中增人增加医疗保险费等各项缴纳费用。
5.住房保障支出33.69万元:主要用于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计缴的在职人员住房公积金。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0.00万元,增长0%。
(2210201)住房公积金33.69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0.00万元,增长0%,与上年持平。
6.结余分配 0万元,为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的专用结余、缴纳所得税和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等。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0万元,增长0 %,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没有结余金额。
7.年末结转和结余0万元,为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 0 万元,增长0 %,主要原因是本单位没有年末结转和结余金额。
二、2023 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广西民族报社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681.19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69.28万元,增长11.31 %。其中:基本支出515.16万元,项目支出166.04万元。
广西民族报社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681.19万元,支出决算为681.1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
(一)教育支出15万元。主要用于《广西民族报》壮汉双语版印刷和邮电。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0万元,增长0%。
(2059999)其他教育支出15万元。主要用于《广西民族报》壮汉文版印刷和邮寄费用。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0万元,增长0%。
(二)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年初预算为515.35万元,支出决算为515.3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主要用于人员工资福利、公用经费、物业管理及办报经费等。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53.80万元,增长11.66%,主要原因是2023年调整增加在职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增量,增加劳务派遣、新媒体运营等项目经费。
(2070605)出版发行支出515.35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53.80万元,增长11.66%,主要原因是2023年调整增加在职人员基础性绩效工资增量,增加劳务派遣、新媒体运营等项目经费。
(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年初预算为93.65万元,支出决算为93.6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主要用于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计缴的在职人员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发放的离休人员工资津补贴,离退休人员生活补贴、物业补贴等方面支出。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13.71万元,增长17.15%,主要原因是单位追加在职人员养老保险费、职业年金、退休人员生活补助、物业补贴、退休人员死亡抚恤金等。
(2080502)事业单位离退休19.42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5.98万元,增长44.49%。主要原因是追加退休人员提高生活补贴经费。
(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44.01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减少1.43万元,下降3.15%。主要原因是2023年度有2名在职转退休,在职机关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降,缴纳费用同步减少。
(2080506)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22.10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1.04万元,增长4.94%。主要原因是2023年度有2名在职转退休,在职职业年金缴费基数下降,缴纳费用同步减少。
(2080801)死亡抚恤金8.12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8.12万元。主要原因是农启彪死亡抚恤金补助。
(四)卫生健康支出年初预算为23.51万元,支出决算数23.5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主要用于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计缴的在职人员医疗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1.71万元,增长7.84%,主要原因是单位年中增人、调整在职人员职工医疗保险基数增加医疗保险费支出。
(2101102)事业单位医疗23.51万元,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1.71万元,增长7.84%,主要原因是调整职工医疗保险基数增加医疗保险费支出。
(五)住房保障支出年初预算33.69万元,支出决算数为33.69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主要用于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计缴的在职人员住房公积金。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0元,增长0%。
(2210201)住房公积金33.69万元,主要用于按照国家政策规定计缴的在职人员住房公积金。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0万元,增长0%。
三、2022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 515.16 万元,支出具体情况如下:
(一)工资福利支出448.8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32.43万元,增长7.79%。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等。主要原因是在职在编职工2023年基础性绩效工资增量;调整社保基数、住房公积金基数追加社保费、住房公积金等
(二)商品和服务支出 34.55 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3.68万元,增长11.92%。主要包括:办公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护)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和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主要原因是外派记者参加全国各地新闻采写增加出差次数人数。
(三)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31.8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较2022年度决算数增加4.92万元,增长18.30%。主要用于退休费、退休人员生活补助、抚恤金和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主要原因是增加退休人员退休费支出和职工健康体检等人员增加,经费费用支出也增加。
四、2023年度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情况
广西民族报社2023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为0万元。
五、2023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
广西民族报社2023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为0万元。
六、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财政拨款安排的“三公”经费支出0.2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比上年增0.22万元,增长100%。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 0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0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0.22万元。
具体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支出0万元,原因是本部门无公务出国出境经费预算,不存在因公出国(境)费支出。
(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0万元。原因是本部门无公务用车经费预算,不存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
(三)公务接待费支出0.22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 100 %, 比上年增0.22万元,国内公务接待批次2次,人次 15次,国(境)外公务接待批次0 次,人次0次。
七、其他重要事项情况说明
(一) 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本部门属于事业单位,无机关运行经费支出。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本单位2023年度政府采购支出总额44.59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10.86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33.73万元,(口径参见部门决算F03表《机构运行信息表》中政府采购相关数据)。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44.59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0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44.59万元,占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的100 %;货物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占货物支出金额100%;工程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占工程支出金额的0%;服务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占服务支出金额的100%。
(三)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单位共有车辆0辆,其中:副部(省)级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其他用车0辆;单位价值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单位价值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八、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一)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
我社2023年度部门预算数166.04万元,执行数166.04万元,整体支出绩效自评结果为一等。从自评情况来看,部门预算资金得到有效利用,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良好,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基本完成,达到了预期的绩效管理目标。产出和效益情况分析如下:
1.围绕党的二十大宣传工作,突出重点服务好民族宗教工作大局。认真研究谋划好党的二十大宣传工作,率先在全区各媒体中开辟“喜迎二十大”专栏,在汉文版和壮文版共开设10个党的二十大宣传栏目,累计推出43个版面,共刊发相关文章88篇图片57张。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集中推出党的二十大汉文版和壮文版专刊各16个版(比常规扩版8个版),在广西民族报官方微信公众号、广西云号、人民号、澎湃号等新媒体平台刊发党的二十大相关信息500多篇,约50万字,推出海报10余幅,形成强大宣传声势。组织推出回访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路、全国两会、全国民委主任会议、自治区两会、全区民工委会议、全区民宗委主任会议等10个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故事、文化、理论、交流等系列专版,通过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中国民族杂志、广西日报、当代广西、新华网、国家民委网站等多媒体转发或转载,形成聚集传播效应。与有关单位联合举办“心中那抹红”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征文活动,面向全国征稿,收到各类作品1300多篇,完成评奖工作并将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参加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87场次,结合民族宗教工作积极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推动“融媒体+”融合发展,有效扩大民族新闻传播力。完成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传播中心物理空间装修并投入运行,广西民族报人民号、抖音号、快手号、微博号、广西云号齐头并进,其中人民号粉丝达2.6万人,日均点击量800人次;广西云号日点击量突破2万人次,极大扩大了广西涉民族宗教新闻的发布面和读者覆盖面。一年来由中心发布原创新闻880余篇,各主流媒体转发转载390余篇。完成报社微信公众号、新媒体号内容推送1000余篇文章,累计点击量100万次。依托广西云平台深层次多维度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账号年内发布稿件130篇,点击量累计500万次,原创文稿单篇平均点击量突破4万次。组织开展“石榴花开贺州行”“石榴花开百色行”等全媒体主题活动,邀请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记者和知名文化人、媒体人以及网络大V、短视频博主对各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及其成果进行全方位报道,在报刊及新媒体平台刊发文章和短视频130余篇(部),掀起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热潮。
2.巧借外力深耕共有精神家园,拓展文化副刊品牌影响力。加强与自治区文旅厅、自治区文联、当代广西杂志社、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日报传媒集团等的合作,共同主办或承办协办“学习党的二十大 广西作家走基层”主题采风创作活动、“心中那抹红”主题征文、迎新春“那诗会”暨多民族文学创作促进座谈会、第六届广西花山诗会、“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民族文学创作”座谈会等,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联合体走深走实。与贺州、百色等市民宗委联合举办“石榴花香八桂行”全媒体主题采访采风调研活动,在新华网、中央政府网、澳门日报、广西云等全媒体推出,形成宣传声势。朝着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将签约作家队伍从壮文作家扩展到多民族多语种作家;完成“岜莱诗会”年度诗人评选工作;推出“心中那抹红”喜迎党的二十大岜莱诗会专刊和“一起向未来”、“喜迎二十大 讴歌新时代”、平陆运河等专题;开辟“岜莱评谭”等新栏目,打造民族文艺评论新品牌;与广西民族出版社等合作,推动出版心中那抹红——喜迎二十大主题征文作品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故事集《石榴花 石榴红》、“岜莱诗会”作品选析《壮美家园》等图书;报纸副刊“岜莱诗会”栏目获第二届广西文艺花山奖·创新奖,更好传播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3.强化精品意识,不折不扣高质量完成常规出版任务。完成壮文版50期400个版、汉文版51期416个版的报纸编辑出版任务,在纸媒工作中实现政治上零差错目标,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4月,在报纸审读工作中,自治区新闻出版局下文通报表扬:“行业报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广西民族报》作为周报,3月中上旬只有三天出报,但每周都精准发力,既有自治区层面的全局性报道,也有本系统的相关详细部署,做到‘少而精’”。
(二)项目支出绩效自评结果
(1)项目绩效自评总体情况:我社2023年度项目8个,项目支出总额166.04万元。其中:本级项目8个,本级项目支出166.04万元;对下转移支付项目0个,对下转移支付0万元。项目中,敏感涉密项目0个,涉及资金0万元。所有项目均开展了绩效自评,其中非敏感涉密项目绩效自评结果为:8个项目评为一等,涉及资金166.04万元,占项目总数比例100%,占项目支出总额比例100%。
项目绩效自评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单位全部业务项目未明确责任业务部室,由报社办公室财务人员编制预算绩效目标。由于财务人员对单位项目业务缺少专业性,绩效目标设定不够科学,完成值与目标值差异较大;二是个别项目绩效目标设置缺乏严谨性,绩效目标设置不够科学,实际完成值与目标值有些差异。
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升绩效工作管理水平,指导预算项目责任处室合理设置绩效目标值;二是强化责任,督促预算项目责任处室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完成。
(2)部分重点项目绩效自评情况
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广西民族报》工作经费”“新媒体运营经费”等项目自评得分均为100分,评分等级为“一等”,该项目全年预算数为97.83万元,执行数为97.8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按时高质量完成2023年壮汉报纸出版发行共97期,48.50万份。2023年度组织参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报纸(网络)新闻及论文奖评选活动,本报推送的作品分别获一二三等奖3个、7个、12个。
坚持学以致用,报社积极参与兴边富民大调研,完成相关调研报告写作任务。与广西云加强合作,联合开展涉民族宗教舆情监测工作,当好委党组科学处置涉民族宗教舆情的参谋助手。组织推出全国两会、自治区两会、全区民工委会议等重大主题报道,创新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故事、文化、理论、交流等系列专版,参与国家民委媒体“道中华” “史话共同体”等专栏文章的采访和写作,通过人民日报、中国民族报、中国民族杂志、广西日报、当代广西、新华网、国家民委网站等多媒体转发或转载,形成聚集传播效应。参加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50余场次,结合民族宗教工作积极宣传,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用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教育传播中心平台,扎实推进广西民族报人民号、广西云号建设,人民号粉丝保持2.6万人以上,日均点击量800人次以上,广西云号日点击量保持2万人次以上,极大扩大了广西涉民族宗教新闻的发布面和读者覆盖面。协助自治区民宗委策划制作由国家民委征集的2023年中华民族共同体微视频(广西篇)——《护界碑爱界碑》,推出“贵南高铁开通”大型融媒体报道,制作短视频8个,H5产品1个,通过广西民族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人民号、广西民族报(汉文版)全媒体平台推出报道10多篇,所生产的原创短视频被中国民族报视频号、国家民委官方微信公众号转发,创新性地与贵州民族报进行跨省联动报道,实现报社新媒体产品制作的新突破,扩大了广西民族工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中心发布原创新闻400多篇,各主流媒体转发转载200多篇。依托广西云平台深层次多维度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工作,账号发布稿件100多篇,点击量累计超过300万次,原创文稿单篇平均点击量达4万次。与自治区文旅厅、自治区文联、当代广西杂志社、广西民族出版社、壮族作家创作促进会、广西旅发一键游数字文旅产业有限公司等的合作,共同举办“石榴籽·向未来”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征文、“诗画广西·走进崇左”文艺创作采风活动等,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联合体走深走实。朝着增进共同性的方向,发挥签约作家优势,办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岜莱评谭”等栏目。与广西民族出版社等合作,推动出版“岜莱诗会”作品选析《壮美家园》等图书。完成“岜莱诗会”年度诗人评选工作,更好传播广西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自评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工作流程和操作细节需进一步规范;二是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贯彻落实不够到位;三是有效进行项目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等工作有待加强。
改进措施:一是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现预算绩效目标全覆盖;二是积极开展绩效自评工作,积极运用评价结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是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制度,推进制度落实;四是积极同上级单位沟通,寻求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撑。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自治区财政部门当年拨付的资金。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以外的收入。
五、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指事业单位在当年的“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其他收入”不足以安排当年支出的情况下,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专用结余弥补本年度收支缺口的资金。
六、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 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七、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事业基金和缴纳的所得税,以及建设单位按规定应交回的基本建设竣工项目结余资金。
八、年末结转和结余: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要延迟到以后年度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九、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一、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经费:纳入自治区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自治区本级各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三、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编辑:韦亦玮 复审:黄慧华 终审:蒙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