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5-10-24
编者按
堤外江水汹涌,堤内人心坚定。近期,广西接连遭遇台风袭击,南宁、百色、崇左等地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江河水位迅猛上涨,面对严峻汛情,广西上下迅速响应,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抗洪防线。本期诗会特别推出“防汛救灾 守护家园”专辑,致敬风雨中凝聚的八桂力量,见证守护家园的凡人微光。
洪水过后
陆辉艳
去江边时,你带上了
心里的绳索和茧
江滩上,遍布不规则的石头
它们被铁丝网紧锁,固定在江堤
像误入命运的迷宫
一场洪水过后
它们身上的青苔会被冲刷干净
留下淤泥,不久会长出
红蓼、香蒲和鼠曲草
你的母亲会去采摘它们
去海边时,你什么也没有带
色彩斑斓的石头,砌成了房子
在坚硬的石头内部,有比回忆
更柔软的东西——
洁白的日子,带着海风的腥味和幻想
傍晚回家时,月亮已升起
你的手腕上,多了一条
玛瑙石手串,细细的
仍有石头的重量。月光反复解开
灵魂的绳索和茧
【作者简介】陆辉艳,女,中国作协会员,参加第32届青春诗会。出版诗集4部。
拯 救
高作苦
停电了,该死的台风雨
庄稼泡在洪水中,垂头丧气
习惯了光明的眼睛,落入
漆黑的陷阱,只有应急灯在晃动
供电部门心急火燎
电力抢修车队迅速出发
11条10千伏线路停电
影响用户约3.8万户
快,拯救低洼处的星星
它们那么微弱,像美好的事物
即将凋零,抢修队
像尖刀出鞘,又像
烟花照彻夜空,浓稠的黑暗
想要围剿我们,那就给黑暗
捅上致命的一刀
咱们工人有力量
咱们的车轮踏破远山恶水
失去光明,方知光明可贵
我们是光明的维修工
仅与黑暗,作短暂的会晤
拨掉黑暗中的钉子,如清除肉中之刺
当我脱掉安全帽
擦掉满头大汗,饱受折磨的
千家万户,早已满血复活
【作者简介】高作苦,中国作协会员,玉林市作协副主席。
洪峰里,你是中流砥柱
石朝雄(壮族)
海晏河清的时候
你是倒映水中的那一片蓝
洪水泛滥的时候
你是忍辱负重的堤岸
汹涌的浊浪
不断撞击着你的胸膛
妄想撕开一道豁口
吞噬坝下万亩金黄
风平浪静的时候
你是星夜里安祥的眼眸
洪峰袭来的时候
你是漩涡里不沉的舟桥
沉重的挖掘机踏碾着你的身躯
上百吨砂石堵住了洪水冲开的缺口
即将坍塌的信念重新坚固
曾经飘摇的家园见证风雨同舟
洪峰里,你是中流砥柱
多少个日日夜夜
水漫江堤上是你不倦的脚步
哪里有险情
哪里就见你坚毅的奔赴
何处现塌方
何处就有你接力传沙袋的双手
饿了,匆匆啃几口红薯
累了,湿漉漉的路边
席地而眠,你感动这片热土
终于,降伏洪魔
你悄然离去,不惊醒一只鸟虫
不惊动一枝花朵
可你不见,那个江边长大、变老的阿婆
噙着热泪在朝着你的背影反复鞠躬,敬 礼,敬礼,鞠躬
【作者简介】石朝雄,广西民族出版社社长,编审。
十月的阿萍
陈 宁
阿萍开着花店,也是
一名邕江南岸的婚礼摄影师
当洪水肆虐邕城
阿萍带上员工,与众多的红衣志愿者
连夜过江走向大坑口抗洪一线
沙包在手中传递,泥水爬上衣襟
高挑的她,酒窝脸的她
像走动的苹果
为家园平安添上一抹红
水退去,她转身清淤的战场
在江岸公园,汗水再次浸透红色
那台不离身的相机无法举起
她便在小憩时用手机对准另一群红衣
和她们身后
渐渐清晰的城市的轮廓
【作者简介】陈宁,1964年生,广西作协会员,长期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橙色的光
邱 烜
冲锋舟切开水面
所有坍塌的苔色时光
以及被方言反复擦拭过的全家福
都被一一打捞上来
一道道橙色的光,逆着风
从河床上掠过
穿过积水的路面和岩溶洼地
不同民族语言的人
把星光与月色揉进掌心
抚平泥泞中慌乱的眼神
有人用粗糙的双手接住决堤的泪水
又依次将那些无以言表的痛
摁进脚下漫过泥桨的砖缝里
摁进每一段流水的哽咽里
然后,将一家家的炊烟扶直
每个险情的坐标点
都滑动着暖色的橙流
这是那些穿救生衣的人
从身上取出的热量
它们在广西的九秋
洇出一片片晨曦的暖意
【作者简介】邱烜,广西作协会员,邕州才子作家群成员。《当代广西》记者。
洪峰过境
占点(壮族)
水从天外来,不与人间为善
涨红着脸,一路暴脾气
淹田亩,淹房子,啃噬堤岸
冲锋舟在警戒线上冲锋
先锋队先锋着,旗帜漫卷
降伏了一条大江
浪花被硬化在堤坝上
牢牢筑起一条坚固的防线
堤坝上组团结队的红马甲
奔跑,弯腰,挥舞手臂
扫帚与铁锹忙得沙沙响
马甲的荧光条闪烁着光芒
如散落的星星在街巷流行
再汹涌的水也只是水
抱沙袋杠石头喊着号子的人民
手握水枪把淤泥赶跑了
黎明、鸟鸣、蝉声和渔歌
黄昏、江涛、闲情,都鲜绿起来
江岸霓虹溢彩。我们热议十月
那些浸透泥水的身影已隐入市井
只见游轮和微风
缓缓地推开微澜,摆渡安宁
【作者简介】占点,原名黄秉战,图书策划人。
若水案卷
黄小线
大水激烈。它漫过河堤
涌向田野,玉米地
它冲击一块块坚硬的石头
它正在提出一个个问题
三叔拥有自己的答案
他赤着脚,在田埂上站一会
就转身回去了
他这一生,经历过太多次水灾
有比这次小的,也有比这次大的
这无常的水,流淌在世间
我们被困在其中,又不断接受着它的教育
【作者简介】黄小线,广西隆安人,写诗,写小说。
南宁大桥所见
巴雷河(壮族)
总以为水都是清澈的,缓缓而来
看得见水底的游鱼,水藻,以及夜间的星星
怒涨的洪水,一夜之间暴虐
江岸泛黄,邕江之滨成为草泽之地
10月6日,南宁大桥下,洪水下降
沿岸公园里,一群红马甲把淤泥推入江边
他们流下的汗水,把即将板结的淤土
再次打湿。这是一次战斗
黄泥里的绿叶洗干净了
不久,那里变成崭新的江滨公园
再次路过南宁大桥
青色的江水,晚霞倒映水面
那一群红马甲坐在石凳上
他们放下手中的铁铲子,吹着徐徐晚风
【作者简介】巴雷河,广西作协会员,现供职于广西日报社。
被流水刻录的和声
莫 若
如同施了咒的名字
“桦加沙”“博罗依”“麦德姆”
披着风雨外衣的猛兽
接二连三地侵入八桂大地
摧毁堤坝,淹没村庄、房屋、道路与江河
折断树枝,把稻田、玉米、甘蔗等农作物尽 数吞咽
这时候,无数身影在洪流中往来穿梭
“分秒必争!”有人在决堤边缘
扛起沙袋,将堤坝加固
“不漏一人!”有人迎着激流
冲向“孤岛”,将群众转移
在灯火背面,有人忙着送热粥热饭
心里默念,祈祷平安
在洪水面前,你走向我,我走向你
一股股力量从四面八方汇来
筑成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总会过去的,等到天明
那些被流水刻录的和声,会在人心中一次 次回响
阳光、稻田,无数日常的梦,都会重回大地
那些仍旧滚烫的向往从远处来,向远处去
美丽的家园,不多久又会变得欢腾起来
【作者简介】莫若,女,业余进行文学创作,现供职于广西北部湾投资集团。
搬开石头的人
邓 舒
十月,大雨
雨水连着河水
我们的车轮碾过去
眼睁睁地看着公交车陷入泥里
喇叭声随着雨水而渐大
泥里的人们,不断用细小的躯体
去撞击一辆巨大的汽车
我也曾多次用力,试图搬开一块石头
那个下颌紧绷,正在绝望中的人
对我摇头,他眼里的惊恐还没站稳
又有碎石落下,我大喊了几声
但愿在这场事故里
每一位好人,最终都能搬开
各自面前的那块石头
除此之外,还会出现阳光
它像火一样炽热
带领我们走向
正在积雪的十一月
【作者简介】邓舒,女,百色西林那劳农民文学社社员。
抗洪记
班 知
重建。一个坚韧与希望的概念。
不久前,我们互相依靠彼此。
用信任摩挲着你我的掌纹。
肩靠着肩,互相传递温暖和手掌。
你知道的。大雨,泥沙和风暴。
无法冲垮我们。而现实也是如此
我们惯于齐心,同力,以克服突如的无措
创伤,或现实种种。而将废墟举过头顶
放在离阳光最近的距离。那里,有我们
患难与共的真情与共赴难关的决心。
我们手递着手,依靠与扶持是心的证明。
抗灾,坚持,而又再度重逢
我们共同期待着。明天。明天。
【作者简介】班知,2004年生于桂林,现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
编辑:韦亦玮 复审:黄慧华 终审:蒙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