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广西标识

来源:广西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4-03-29

  开栏语:为充分展现广西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建设幸福家园的良好局面,本报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广西标识”为主题,面向广大读者长期征文,得到积极响应。本期选登征文中的部分诗歌作品,以飨读者。

  

  岭南一隅城和事(3首)

  盘妙彬

  

  那时

  

  史载: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

  知之为知之

  

  秦朝开凿灵渠,湘江接漓水

  长江水系通岭南,朝廷船队经桂江抵西江

  大云岭龙蛇而下

  桂江,浔江,西江,三江在此交汇

  老百姓于此筑房子

  民居骑楼一座连一座,沿斜坡街道一叠叠上去

  汉时明月照

  苍梧王城开始了

  

  郡,州,府,道,岁月一路走来

  城头变幻大王旗

  百姓生活一样过

  下午晚景,大排档开始摆上斜坡街道

  孔庙里,万寿宫,西门口

  炒河粉,炒田螺,炒牛杂炒猪杂,满满烟火味

  船家的艇仔粥

  纷纷递上岸边

  桂江边的钱鉴码头

  官兵把元丰监铸币厂的钱装上朝廷的大船

  

  那时,西竺园叫西竺堂,现实中的小

  那时,江上明月开始叫西江月

  那时,苏东坡贬海南路过,返朝廷又经过

  是最方便的路

  那时,那时,那时,朝代各不同

  时间二千年

  

  鹤岗上的英国领事署早已过时

  但鹤岗的风景依旧

  附近的圣经学院

  风物变成了文物

  

  允升塔筑于小城之东南

  锁水口,镇山川,蓄文脉

  阮元说

  得此高塔,势欲升腾

  他坐船头,坐在两广总督的位子,船行西江

  过了广东,进入广西

  道光四年的西江

  流水是清朝的,好天气是阮元的

  

  冰井寺早已消失

  冰泉也不见了

  苍梧县一迁再迁,没几人知道王城

  俱往矣

  传说中的舜帝墓终是寻不得,乎呼

  

  比风走得更远

  

  鹤冈上我找到松和一

  鹤冈上我找到风和二

  松针无声落下我找到空寂和三,我闭目

  

  清朝的时候,英国领事署在此

  米黄色的欧陆建筑,壁炉,宽敞的四面回廊

  夏日坐在回廊吃茶,吹风,小城尽收眼底

  权力和美在这里,叫旧山河

  每每走过城中的旧海关,旧邮馆

  我都想给遥远的岁月写一封蓝色的信

  给自己设一个领事馆,在现实之外

  

  下南海,出马六甲海峡,入印度洋,过好望角,

  越大西洋

  一路风情,东南亚,非洲

  我闭目,我比风走得更远

  

  历史终成旧物,美还在鹤冈

  睁眼,倾斜的阳光把山下蓝色的西江抬高到云

  贵高原

  一朵白云是它的母亲

  

  小城老

  

  岭南小城从岁月深处出来

  古老的人民在城中山头上拾枯枝 ,捡木叶

  生火烧饭,煲靓汤

  

  晚风一遍一遍吹着弯曲的斜坡街道

  月升之后,小阿哥小阿妹做完功课

  聚在街边唱粤语歌,做游戏

  追逐,俯冲,满城尽是黄金的叫声

  

  一直到江边,一排排住家船添了灯火

  岭南的古意浮上来

  一份份艇仔粥送上岸

  繁华的街市沿江向东,向西,向北延伸

  半城的灯火弯在江里

  

  没有结束,也不曾结束

  小城的屋顶上

  天空由黑转白

  由白转蓝,由蓝转青,人民越来越古老

  

  黄姚三日(节选)

  刘 春

  

  1

  如果我说:我爱这片土地

  我会心生羞愧,为自己的轻率

  事实上,我的行程如此仓促

  堪称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因此对于这片土地

  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过客

  因为邀约,因为隐藏心底的某种愿望

  登上开往南方的列车

  跟陌生或熟悉的人们相聚、闲聊

  短暂的接触之后

  又悄然离去,与以前每次出行毫无二致

  

  2

  可是,如果我说:我不爱这片土地

  我会更加羞愧,为自己的虚伪

  那地方留下了我的身影,我的声音

  一见如故的朋友,以及

  少年时期的憧憬和渐入中年的回忆

  

  是啊,从瓦屋上空的月亮,到古戏台下的茶香

  从令人吁叹的往昔,到暖达心房的憧憬

  从抵达,到离去

  那些甜蜜,那些慌乱

  那些无需多言的相知相惜

  如此美好,又恍若旧梦一场

  

  3

  我的世界没有空间只有时间

  没有陌生只有温暖

  当列车靠站,一切开始变得熟悉

  熟悉的道路,熟悉的建筑,熟悉的面孔

  熟悉的走廊,熟悉的空气,熟悉的温度

  熟悉的物品,熟悉的声音,熟悉的话题……

  我想留在梦里,不愿意醒来

  我愿意做一个被掏空灵魂的人

  身体在青石道行走,思想却在白云间游荡

  

  我的心在贺州,在钟山,在黄姚,在千年古榕树下

  那个人叫林虹,叫施雨,叫余洁玉,叫罗晓玲

  那瓶酒叫漓泉,叫湘山,叫二锅头,叫白云边

  而我,叫霍俊明,叫盘春华,叫汤松波,叫王士强

  

  世界真小,小得随时会发生相遇的喜悦

  世界真大,却大不过朋友唇边的一滴酒精

  

  4

  贺州是有福的

  在桂北的冷和岭南的热之间

  她的淳朴透出几分清凉

  

  黄姚是有福的

  在富江的软和钟山的硬之间

  她洁净如一个青涩的农家少女

  

  异乡人是有福的

  那些小镇邻居眼睛里的真诚

  让他们一下子找到了故乡

  

  5

  还应该去看看大桂山

  三千级台阶,就是三千级人生

  从下往上,也许要用一辈子

  从上往下,却只在一念之间

  

  应该去姑婆山

  巨大的森林庇护了多少生物

  钢铁般坚硬的岩石

  原来也能与飘柔的飞瀑达成共振

  

  应该去看看温泉

  当夜幕降临,游客纷至沓来

  水中的迷雾抖落星星的音符

  修饰着桂东女子动人的曲调

  

  还有郭家大院、仙人古井、带龙桥、石板街……

  那千年不改的灰瓦白墙

  那蜿蜒神秘的曲道回廊

  那叩响童年足音的青石板路

  动人心怀的民族歌舞

  让悸动的心灵找到了休憩的地方

  

  6

  黄姚的夜是宁静的

  哪怕耳边飘过歌手的吟唱

  

  夜风中拂动的树枝

  是大自然神秘的手势

  

  大地上的生物

  享受着上苍同等的恩宠

  

  一个来自桂林的男人

  在黑暗中流下感动的泪水

  

  ——作为俗人,除了流泪和感恩

  我们无法做得更多

  

  7

  一首诗,需要恰到好处的结尾

  如同电影里的情感

  需要一个能被观众接受的结局

  

  是的,到进行了结的时候了

  朋友,请允许我以这些拙劣的文字作途径

  回答你的热忱,你的玩笑,你的善良

  你的假意或真心

  

  现在,我坐在两百里外的城市

  翻看你们的照片,回想你们的音容

  为你们写诗

  

  当时光流逝,我们满脸皱纹

  那些月光下的欢笑,那些默契

  那些温柔或任性的话语

  将从老年的记忆库里被一一唤醒

  

  平陆运河

  安乔子

  

  带着西江的深情

  向海的方向出发

  它如开天辟地的神话

  一路走向东南亚

  北部湾的深情

  如同一弯月亮

  照亮并拥抱它的到来

  平陆,平陆

  它正从这里破土而出

  一条新的丝绸之路呼之欲出

  平陆,平陆

  一个好听的名字,如同你迷恋的人

  一条在等待出发的河

  它激荡着新时代的情怀

  正唱响“一带一路”的心声

  它将在未来的风浪里弄潮

  把美好深深镌刻在历史的河流上

  

  花山岩画

  丽 君(壮族)

  

  穿越战国与汉代的时空

  活化石 生动的面容

  花山的隐秘

  是一丛丛一簇簇疼痛

  是石语 固态的声音

  丰富了一个又一个春天

  花的开落

  无损于鬼斧神工的开凿

  在花山 有那么多花绽开即是永恒

  

  漫步花山

  我在岩画前驻足竟泪如泉涌

  似曾相识的他们

  或喜或忧或悲或痛

  不同的画面 异彩的人生

  

  他们也许是我的祖先

  也许是我的前生

  虽然无法交流

  但我能读懂他们的款款深情

  

  春风吹了又吹 草木枯了又荣

  而那些岩画上的人

  依然默默地忍受着人间的寂静

  

  绣在壮锦上的广西

  邱 烜

  

  南岭以南,再以南

  那个水流花开蜂飞蝶绕的地方

  那个鱼肥虾欢橙黄橘绿的地方

  那个一山一水都秀甲天下的地方

  那个民歌像春草一样

  见风就长的地方 叫广西

  

  岁月幽远。那五只神象

  从先秦的雾光中缓缓走来

  在美丽的邕江边流连不前驻足成岭

  于是那一片神奇的土地

  便氤氲着吉瑞的祥光

  

  明江逶迤

  骆越子民曾在花山脚下叩石垦壤

  甘蔗和玉米就从石缝里长出

  他们朴素的笑意与希望

  从日出到日没 从草枯到草长

  从春到秋 从山到海

  从柳江到西江

  从古榕鸳鸯桥到三娘湾畔

  十二种不同衣袂的背影

  在八桂大地上筚路蓝缕

  以辛勤的劳作填塞辘辘的饥肠

  

  那一年,灵蛙在铜鼓上翩然起舞

  悠扬的芦笙驱散了沉郁千年的蛮荒

  风起壮乡 春来枝荣

  八桂的天空从此布满了祥光

  八桂儿女唱着山歌过险滩

  收获一茬又一茬富足的梦想

  并在独弦琴的韵律中

  挽一缕长风荡开一条新的丝路走向远方

  

  那白裤的那黑衣的那唐装的那对襟的

  还有那包头巾的兄弟姐妹

  已经习惯了同赶一场圩

  同跳一场蝴蝶舞来表达

  一杯三花酒的深情

  或围着同一张桌子来传递

  一碗打油茶的暖意

  而有的则在风雨桥上

  演绎花竹帽的地老天荒

  

  木棉花往往在天琴的乐音中盛开

  那种红火的颜色

  像极了现在新生活的日子

  他们总是把那种壮丽美好斑斓多姿的光景

  放在山歌里唱了又唱 然后

  提针走线绣在一条长长的壮锦上

  

  今夜星光荟宇 桂花飘香

  我在那个白海豚凌波掠水的地方

  枕着北部湾的涛声

  倾听广西

  听她那与中国梦同频的心跳

编辑:韦亦玮  复审:黄慧华 终审:蒙树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