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专刊|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歌⑦

来源:广西民族报

发布时间:2021-09-24

  编者按:

  在今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这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用诗歌的形式宣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民族报“岜莱诗会”与广西作家协会“花山诗会”携手打造“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专刊。

  

  百色卷

  

  窗外鸟鸣

  劳弘毅(壮族)

  

  不同年份的鸟

  都来叫我

  

  它们声音清亮

  摈弃杂音

  删除空洞 告诉我

  远方没有冰雪

  一路上 花朵是蓝天的风铃

  河流解开纽带

  风把笑语

  挂到孩子脖上

  

  它们为我描绘窗棂

  心形最好 六角形

  会随风转动

  一如纺织岁月的风车

  

  它们苦口婆心

  劝劝我说会鸟语

  它们争先恐后

  想成为我家

  堂屋上的年画

  

  劳弘毅,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金融作协副主席。著有诗文集《伏流河》、诗集《北窗短笛》等。

  

  想写一首温暖的诗

  唐 允

  

  因为冬日的阳光

  照在身上

  因为走在点点烂泥的小镇

  看到俊美的青年

  因为闲置的庭院有麻雀在叫喊

  独自游荡的水牛有一吨的沉默

  而从街头走过的老人

  再也不会年轻

  因为他身上可靠的孤单

  和我父亲一样

  因为守在摊边的小孩吃着

  自己炸的大大的煎饼

  因为有一匹瘦马在废弃的车前啃吃

  一年一度的黄草,而风

  徒劳地翻动它脏乱的鬃毛

  因为,如此徒劳

  像世上唯一的事情

  而那个小商贩跟他美丽的同伴

  说着悄悄话,因为我的朋友电话说

  他找到了新的工作

  因为这一刹那

  我感到愧疚,因为阳光

  照在身上

  我仿佛听到了

  很久以前听过的好听的声音

  

  唐允,本名唐国礼。有作品发表于《诗刊》《星星》《广西文学》《芙蓉》等刊物。

  

  乡村书

  李道芝

  

  没有人说清,南瓜苗和南瓜花

  是否要等立秋之后才吃

  恪守立秋以后吃的人,相信

  立秋前它们有股草木灰的味道

  意味着乳臭未干

  其实,所有庄稼都有自己的季节

  即使生长的草

  也要到一定时候去锄掉

  ——玉米地里的草要锄两次

  一次在四五月,一次是抱穗时期

  锄得到位,像打蛇七寸

  如今很少有人愿意顺着它们的季节

  专注地做一件事

  常常混淆事物的秩序

  把犁地当背粪,把挖坑当掩土

  也难怪很多人

  一落地就在生命的秋天

  

  李道芝,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发表于《广西文学》《滇池》《红豆》刊物。

  

  崇左卷

  

  簸箕的色彩

  赵日升(壮族)

  

  每年霜降节前,我都会接到村里打 来的电话

  在群山怀抱的村庄中

  簸箕宴的山歌今年继续歌唱

  一大张嫩绿的芭蕉叶铺底

  金黄的是玉米和白切鸡、香煎河鱼

  纯洁如玉的是糍粑和鹌鹑蛋

  红色透亮的是扣肉和番茄、红薯

  还有说不出名字的野菜

  这些丰收的食物,在簸箕上骄傲地展示

  黝黑的脸蛋挂着甜美的笑容

  这,不只是品尝美食的感动

  更多的是分享劳动果实的喜悦

  我所看到的这些灵魂色彩

  在阳光下毫无隐藏地绽放,如同

  飘荡着嘹亮山歌的壮美河山

  

  赵日升,有诗歌、散文发表在各类刊物,出版散文集《满月》、诗集《花山的呼吸》。

  

  大哥的唢呐声

  是山川喂养的

  许 伟

  

  每次回故乡,大哥要么

  讲吹唢呐的故事

  要么显摆他的演奏技艺

  

  那声音,有时如春风吹过漫山象草

  窸窣撩痒我的耳朵,似孙女的

  小手轻抚我的脸和我的胸膛

  

  那声音,分明是立在香樟树上的喜鹊

  在诉说大山的青葱与葳蕤

  画眉鸟在清唱四季桂的悠悠馨香

  

  那声音,好像是我站在华山之巅

  紧紧抱住“华山论剑”石碑

  听北风从我耳边嗖嗖飞过

  

  那声音,像是静静流淌的左右江

  流过沉默千年的花山

  流过熏染红木棉的两岸

  

  那声音,宛如清澈的山泉

  沐浴我的肌肤,滋润我的心田

  让傲慢和戾气从每个毛孔迅速逃离

  那声音,沾染着糖蔗的清甜

  裹挟着苹果的甜脆

  飘逸着龙眼荔枝的甜香

  

  那声音,让我闻到了金英果泡的米酒

  尝到了高原窖藏百年的陈酿

  听到了李白云游神州的豪歌

  

  大哥说,唢呐的身体是用山木做成的

  喇叭是用铜片焊成的

  音胆是用芦苇荡的芦笋做成的

  大哥还说,他的唢呐声

  是祖国山川喂养的,是山

  丰盈了唢呐的音色

  

  许伟,广西金融作协理事、副秘书长,诗歌散文作品散见于《广西民族报》《左江日报》《红豆》《崇左文艺》等报刊。出版诗集《我是一只画眉鸟》。

  

  南国春天的画卷

  施 毅

  

  群山负手,

  山谷里升腾起一束束火焰。

  枫叶吐绿,

  甘蔗林在第一缕阳光下摇曳。

  溪流与裸岩开始妥协。

  老农戴着草帽走向青纱帐,

  他们坚实的肩膀如同起伏的小山,

  他们喝玉米粥,谈论山那边的故事。

  我们在辽阔、神秘的木棉树林中行走,

  几只白鹭从野池塘旁悄然升起,

  它们白色的倒影与迟疑的小鱼擦身而过

  ——生命属于每一个鲜活的个体,

  也属于这片古老的土地。

  当山风吹起时,枯萎的、

  嫣红的木棉花都睁开了眼睛,

  她们静静看着

  这个被和煦阳光覆盖的春天。

  

  施毅,作品散见《诗刊》《广西文学》《华星诗谈》《崇左文艺》等刊物。

  

  来宾卷

  

  云上糖厂

  大 朵(壮族)

  

  云上糖厂

  把我心中的灯火点亮

  朵朵白云簇拥

  甜蜜了我的想象

  云上糖厂该有多飘逸

  白糖像云白

  云像白糖甜

  

  我们把糖厂

  从迁江从红河从武宣

  搬到了白朵云上

  云朵托着座座厂房漂洋过海

  周游列国

  在欧洲在美洲

  在非洲在大洋洲

  我们的糖厂派发一级福利

  人们想吃糖

  扯着数字的绳索

  白糖就会哗哗地下

  

  云上糖厂童话一样洁净

  它们贮藏着我们富足的梦

  当白云飞过青纱帐

  就能听到壮欢悠扬鸡鸣犬吠

  我们放牧着云朵

  让善良者获得甘霖

  横蛮者干旱求雨

  让全世界都来关注中国岭南和

  这块红土地特有的语调

  

  大朵,本名罗勋,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诗集《等待鹊桥》《怀念狐》《痛苦之门》《床尾的兰花》。曾获第四届广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花山奖”。

  

  命运相连(外一首)

  三个A(壮族)

  

  平整土地

  小块变大块了

  危房改造

  房子变漂亮了

  扶贫政策

  日子有盼头了

  城市与小乡村

  连着一条路

  闪电穿过云层

  连着天与地

  五十六个民族

  你连我

  我连着她

  

  新面貌

  

  大雨过后

  天空变大了

  牛羊成群结队

  向山坡奔跑

  节节高升的甘蔗

  用它的甜蜜

  向天空致敬

  宽敞的道路上

  不时响起

  小车的汽笛声

  

  三个A,本名石才来。出版诗集《魔术师》,主编《中国先锋诗歌地图(广西卷)》《AAA诗歌排行榜》等。

  

  月亮之下

  韦兴宗(壮族)

  

  月亮之下

  往事从幽谷中匍匐而来

  远行的蝉鸣

  和南来的风撞了个满怀

  渔火点点

  随风入梦 从容而精彩

  

  月亮之下

  日渐丰满的相思

  远离尘世烟火

  在纯净的湖面 灿然而开

  行走的乡愁

  在时光深处徘徊

  门前的老井

  屋檐下的碾盘

  还有那篱笆墙上的影子

  流年里

  沾满了落寞的尘埃

  

  月亮之下

  世间万物皆被温柔以待

  冷峻的石头

  缄默的老树

  和被时光打落的鸟雀

  当然还有

  那落满花瓣的记忆

  和滚滚红尘里的情爱

  

  月亮之下

  雁声轻抚银色的弦

  静候远方的你

  如约而来

  

  韦兴宗,来宾市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在网络平台和报刊发表。

  

  贵港卷

  

  音乐雨

  高瞻

  

  一场音乐雨 带着马匹、粮食

  带着春天的花朵 去年的河石

  在落日时炊烟弥漫

  整个村庄

  只听到有人在说——

  播种开始了

  

  边走边唱的乡亲

  站到了农业的深处

  种子从他们手中飘落

  一如这场雨

  这场音乐雨 落地有声

  我们的乡亲 宽大的手

  握住明天

  握住这幸福的源泉

  

  一如这场雨

  柔缓的音符

  逐渐强进

  发芽

  开花

  最终结果

  

  高瞻,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贵港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贵港市文联《荷塘月》杂志副主编。现供职于贵港日报社。

  

  黄泥鼓,

  舞出瑶乡幸福生活

  王秋娟

  

  晒坪上的篝火已经点燃

  节日的盛装已经穿上

  

  把黄泥涂满“尼王瓮”

  就像把幸福涂在脸上

  

  听,母鼓“嘭、嘭、嘭……”

  那低沉的召唤里有柔情的蜜意

  

  听,公鼓“空央、空央、空央……”

  那高亢的呐喊里有铿锵的誓言

  

  鼓不离瑶,瑶不离鼓

  从古到今,祈求安康的鼓声从未停息

  

  今天,黄泥鼓不再是悲情的符号

  它向世界传递一个民族的欢喜

  

  你听!幸福的鼓声响彻大瑶山

  那是对祖国最深情的祝福

  

  王秋娟,笔名沁禾,广西漆诗歌成员。现任职于平南县平南街道第二小学。

  

  编 委:韦尚雄、杨兰桂、韦秀观、房永明、黄 鹏、蒙树起、黄浩云、梁 晴

  特约编辑:高作苦、牛依河、覃 冰、李富庭

编辑:韦亦玮